萧既自从二月送叶清岚及笄礼被打脸后,就不再到叶清岚那儿去碰壁了。
他很忙。
忙着遍寻名医,调理自己的身体。
很多人暗地里说萧既沉得住气,有皇者风范。
只有叶清岚知道,他这是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唯一的阻碍只有自己的身体了。
所以,大皇子死讯传出来时,叶清岚丝毫不觉得意外。
甚至可以说,她一直旁观、并且默许了这一切的发生。
她早就洞悉了礼部侍郎周山对孙家的被判,早就推测出周山暗中投靠了萧既,也知道,萧既一直在等合适的时机像大皇子下手。
而前不久,诚王府重金聘请到了一位乡野高人,据说,那高人,带来了能够缓解萧既头疾和咳疾的神药。
紧接着,就传来了大皇子天牢自尽的消息。
所以,萧既这哪里是沉得住气,他分明很急切啊!
六月十六,早朝。
皇帝状态很不好。
半年之内连失三子,再是冷硬无情的人也受不住。
大概是丧子之痛的打击,龙椅上的弘光帝看起来老了很多,就连一向伟岸的身躯看起来都显得佝偻起来。
前线战事未平,朝中又风波不断,这位半生杀伐的帝王,此时终是显出了几分衰老和脆弱。
群臣寂然。
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清楚,这个时候,大夏朝急需一位储君稳定臣民之心,但面对上首刚刚又失去一位儿子的皇帝,没有人敢在这时提起立储。
萧既不在朝堂上。
自从长宁和亲之前,萧既和鲁王萧介一起被下令禁足,京中风起云涌,发生了许多事,唯独萧既,因着被长宁刺伤休养身体。一直闭门不出。
表面上似乎被淡忘,实际却在风波中独善其身。
而此时,当几位皇子接连薨逝,再看那位低调得不显山不露水的诚王殿下,很多人不由得暗暗心惊。
满朝文武个个都是人精,若说七皇子身死是被有心人谋害,三皇子身亡是咎由自取,那大皇子呢,好端端的,为何会自杀?
若是因为谋害了幼弟心虚,那早在关进天牢时他就该自尽了,为何会在被关在天牢半年多以后才动手?
尤其三皇子死后,他成了皇位继承人的唯二人选之一,应当重燃希望才对,为何却选择自尽?
或者,大皇子,真的是自尽的么?
而大皇子一死,谁会是最终受益者,简直不言而喻。
但这个时候,朝中局势已经十分明了,谁也不会这个时候站出来,非要为几位皇子的死揪出个真相。毕竟,要争这天下至高位,用些手段,不是很正常的么。
如今这个局面,只能说其他皇子棋差一招。
退一万步讲,就连当今圣上,这皇位是怎么来的,大家不也都心知肚明么。
不择手段,本来就是他们萧家人的传承。
这天下,说白了,是他们萧家人的天下,他们要怎么斗,跟他们这些当臣子的没有关系。他们不可能为了已经死去的人,去得罪未来有可能坐上那个高位的人。
那位诚王殿下,虽然看起来温和有礼,但就凭这份狠辣,能是什么良善之辈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