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点头认可:“还真是这样,那姓徐的并非完全胡言。”
“营江曾多次涨起大潮,而且水灾非常可怕,只是平素之时,营江的动静并不大,看起来非常平缓啊。”
虽然师爷的话说得颇为含糊,但是唐宋也明白意思了。
他来到青田之后,看到营江江面平缓,非常有利于货运,就没想过还有出现水灾的情况。
现在想来,这一点应该是他的失误。
“假如营江真的存在这等水患之事,那么我们在经营沿江的工坊时,应该多考虑些才对。”
唐宋最初进行规划的时候,最先考虑的当然是利用营江的水运,那些工坊的位置确实离得营江太近,出现水灾后果不堪设想。
“若如此,那么你们确实是抓错了人,也幸好那位徐先生不顾个人安危来劝阻。”
师爷犹豫着道:“县令大人,也不能这么说吧?营江的水势,就连官府都难以掌握其习性,朝廷工部多次派人前来实地堪察,皆是无功而返。”
“那徐家乃是本地豪族,徐平远必是知道此事,想要借此激起大家的不安。”
唐宋严肃地摇了摇头:“水火无情,我们要投入巨量的金银设立工坊,必须要考虑全面,单是徐平远这次提醒了我们注意水患之事,也算大功一件,本县愿意礼遇他。”
宋三本来还想附和师爷的,听到县令大人这样说,完全不敢多嘴了。
“属下知道,这便带着礼物前去陪罪,然后把他给请过来。”
师爷则连忙劝阻。
“大人若是说真的,那还真不能派宋三去。”
说完之后,他住口不言,只能以非常尴尬的神情望着自己的上官。
唐宋眉头一挑:“忘记本县的规矩了,牵扯到正事,有什么说什么,难道你还怕得罪人?”
师爷嘿嘿一笑:“我自己是不会得罪的,却是怕大人要重用的徐先生会得罪人啊。”
“属下最是了解那些读书人的性子,宋三身为捕头,在他们眼里是没什么地位,哪怕他带着礼物去道歉,也无法展现本县的诚意。”
宋三不禁大怒:“师爷之意,难道还要让咱们县令大人亲自去不成?他姓徐的算什么东西?随便找个由头,老子便能把他抓来受审!”
“咳咳。”
师爷赶紧打断了他,依然看向唐宋。
唐宋撇了撇嘴:“行啦!这点儿意思还不能直说?本县难道还会为此而生气吗?”
“许多本朝儒生,见识也是有的,只是大多恃才傲物,便是本县在他们眼中也未必有什么地位。”
“不过也无所谓,暂且给他些面子,由本县亲自去,若他真是明了营江的水文,本县便是派出八抬大轿把他们请入青田县衙又如何?”
唐宋的行事,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就是他非常高傲,就连朝廷公卿也没有放在眼里。
其实,唐宋只是比较反感当代士大夫们好于清谈,却轻视实务的特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做实事也是如此。
他们读懂再多的所谓圣人道理,也不好踏踏实实地做点儿实事来得有价值。
那徐平远若能探清营江水文资料,对于他们之后利用营江水运将大大有利,单此一项,自己就愿意优容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