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要掉一批脑袋。
这就是玩火自焚的下场。
“希望,我不要遇到这些不识抬举,不晓利害的蠢货。”
……
金陵。
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了。
这里远离中枢,既不是政治经济中心,也不是文化中心。
但这里有属于当地的独特文化。
今日。
无数达官贵人,豪门大族,穿着崭新的衣袍,汇聚在金陵码头。
姑娘们打扮的花枝招展,含情脉脉,翘首以盼。
马上。
皇太子就要从长江上游,抵达金陵。
这是无数金陵人都不曾想过的,有一天皇太子会临幸江南,会来到金陵城。
“来了!”
“太子殿下来了!”
随着一条大船出现,而后大量船只露头,朝着码头而来。
无数人兴奋的大喊起来。
金陵城官员们也是激动不已,他们急忙检查自己的仪态装束,有没有欠缺不当的地方。
太子这一次来,若是表现的好,入了太子的法眼,可就挂上号了啊。
谁不想往上爬了。
“哥哥,金陵城到了。”
李治抓住栏杆,激动的喊道。
李承乾也有些微微激荡,总算是来到江南了。
“殿下,金陵的官民,都在码头等候君驾。”
萧瑀捻着胡须说道。
他在来的路上,就多次写信告知江南本地的官员大族。
要他们必须把一切都安排妥当,迎驾太子君驾,不得有任何纰漏。
陛下在洛阳可是发了一次火的。
他可不想见到太子也发一次火。
那对江南士族的好感会大打折扣的。
北方陛下发火,南方却没有惹到殿下的。
这不是高下立判了吗?
可以说,这次巡幸,无形之中逐渐促成南北两地,在暗中较劲。
谁想看到,自己这边被登上报纸挨骂啊。
挨骂没什么,主要是影响太坏了。
那些看到报纸的会怎么想?
说你们这边的官场生态很有问题啊。
那不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意思嘛。
随着太子卫队先一步下船,接管码头秩序后。
李承乾也准备下船了。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恭问太子殿下安康!”
码头上。
随着李承乾独自一人,从船上铺设到岸上的红毯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