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李家大圣人,自然是要赏高雅的东西。”
“你休息两个月后,《贞观大典》就由你着手编撰。”
他突然话锋一转,说道:“《贞观大典》乃是我大唐又一文学大事,必须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武德殿在宫内,每日来往的官员不胜繁杂,多有打扰,编撰不便。。”
“大典编撰之地,就放在芙蓉园吧。”
“一应所需支出,照旧宫内承担。”
此话一出。
众人心头不由剧震。
魏王搬出武德殿,就这么来了。
他们事前有所猜测,却没想到,陛下会在这个档口,用这样的方式提出。
不过,这个理由也正当合理,情面上说得过去。
李胖胖表情当即就石化了。
他不敢相信,编撰《括地志》,换来的《贞观大典》,代价却是搬出武德殿。
“太子以为如何?”
李二也不管李泰的反应,开口问道。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武德殿也不影响的嘛。”
“青雀在那里能编撰出《括地志》,也没见不方便,不妨再编《贞观大典》的。”
李二呼吸一窒,他能信这话?
众人哪里还不明白,太子这是在说反话。
魏征挺身而出,道:“殿下,此时一时彼一时。”
“《贞观大典》可不同于《括地志》,涉及之广,牵涉之多。”
“需要的编撰人员,也不是《括地志》能比的。”
“宫内来往这么多人员,始终不便,毕竟是禁宫。”
“臣觉得陛下所言大好,芙蓉园在外,房屋众多,地处宁静,有利于编撰。”
太子,你就收了吧。
没必要在这事上,跟陛下斗气。
陛下都免了魏王的诸多头衔,今日又借故,让魏王搬出武德殿。
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何必揪着不放呢。
“殿下,郑国公说的在理啊……。”
房玄龄也劝道,褚遂良也跟着附和。
李孝恭眼睛滴溜溜的转,他笑道:“殿下,魏王是要成为我李家大圣人的。”
“你不成全可不行的哦。”
“我李孝恭第一个不答应,到时候没大圣人的名头,在那些名士大儒面前显摆。”
“我就借太子的名头,去吓唬他们。”
“文的不行,我就只能来硬的。”
闻言。
李承乾仰头大笑。
李二他们也跟着笑了起来。
凝重气氛顿时一松。
满是欢声笑语。
“伯父啊。”
“在你眼里,我东宫名头,就只能是硬的不成?”
李承乾笑着调侃了一句。
他也不是跟李二较真。
就是觉得你李二伤害了我,这么简单的一笑而过了?
好在这些人给了足够的台阶。
他就顺着下了,也算是让李二长点教训,以后别头脑发热,再干这种逼良发狂的事情来。
“哈哈,殿下,东宫名头不是硬的,还能是什么。”
李承乾摇头不已,“我看啊,还是先用青雀文的,再用东宫硬的嘛。”
“文武兼备,先礼后兵不是。”
“好,好,好,殿下的话,我可记住了,以后我就这么干。”
李孝恭性格豪爽,三言两语就轻松下来。
“陛下支持,孤也不能没有表示。”
李承乾对李胖胖说道:“东宫藏书,你尽取便是。”
“孤也给你些资财,有事尽管来东宫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