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是故意上蹿下跳的把家里东西碰撞在一起发出声音,然后是不停的说话,念念叨叨发出声音。
别人来他们家,看到他的样子,都会叹气摇头,再说上一句,这孩子太皮了,以后可怎么办啊。
只有他的爸爸,总是满脸笑意的看着他,好像他不是闯祸了,而是做了件好事。
这也助长了王文宇调皮捣蛋的气焰。
直到他长大了,王文宇才知道,其实爸爸不是觉得他做的对,而是开心他是健康的,正常的孩子,可以感知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的声音,可以开心的玩帅,可以大声的笑。
父亲用包容温暖了他的整个童年。
随着王文宇渐渐长大,他才知道,一个聋哑人,要养活一个家,让儿子过上和正常小孩一样的人生,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父亲把所有的白眼,艰难,辛酸都留给了自己。
而王文宇看到的,永远是爸爸慈祥,笑嘻嘻的表情。
长大后,王文宇再也不需要父亲的臂膀。
他可以揍扁笑话他父母是聋哑人的混蛋,可以赚钱不让父亲那么辛苦。
但是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当他连续工作几天后回到家时,父亲见到他的刹那,眼神中流露出的欣喜。
每次他离开时,父亲都会站在门口对着他的背影张望很久,久到可以跟夜色融合。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都说,女孩子只有当了妈妈后,才知道母亲的不容易。
而男孩,只有当了父亲,才真正成长为男人,得了男人的担当,知道了家的责任,理解父亲的不易。
可是当子女们终于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想要用自己微薄的能力给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时。
他们却拒绝了。
他们总是说,自己不缺钱。
他们总是说,只要你们过得好就行了。
过得好。
在子女小的时候,他们努力工作为了孩子们可以过得好。
子女长大了,他们劳心劳力,依然只是希望孩子们可以过得好。
似乎过得好这个词围绕了他们的一生。
可没有一次,是因为他们自己。
……
“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
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
朴实的歌词在大屏幕上书写着。
仿佛这些文字组成了画面。
画面里有一个儿子,他长大了,懂事了,他靠着努力终于小有成就,有了一番自己的事业。
他如同孩子般拍了拍胸膛,问父亲:我是您的骄傲吗?
父亲看着儿子,久久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