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走了?”刘恒问。
“看你忙,有想法也不敢提了。”秦耕说。
“说说呗,又有什么想法了?”刘恒笑着说。
“我已经3个月没上山了,来瘾了。”秦耕苦笑着说。
刘恒叹了一口气,又重新坐下,挥了挥手,“你也坐下,咱兄弟再聊一会。”
秦耕坐下,“外面还有很多人等你呐。”
刘恒手一挥,“让他们等。你3个月没打猎,我可是1年没打了!最近,是不是安排一下?回西双版纳也行,去哀牢山也行,或者去无量山。”
秦耕想了想,说:“还是回西双版纳吧。”
刘恒也赶紧点头说:“是的,还是回西双版纳。顺便看看亲戚。”
秦耕又站起来,“我还是不打扰你了,你现在是一个大忙人。打猎的事,雨季快开始了,泼水节怎么样?”
刘恒沉吟了好一会,摇了摇头,“不巧,4月份我要去京城开一个星期会,安排在51之后吧。”
秦耕点头,“好吧,那就51之后。”
此刻,已经是80年3月底了。
前世,秦耕也快要出山了,他是农村走出来的他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一直到16年后他们村才有了第二个大学生,可见,他们村是什么样的村子。
秦耕回到病房,桌子上3张会诊单。
秦耕微微笑了笑,最近,会诊逐渐多起来了,各科遇到难题的时候都喜欢请秦耕去会诊,他也确实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于是请求会诊的越来越多。
今天3个会诊单分别是传染科一个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休克总是纠正不过来。这是秦耕的强项。秦耕把会诊单放进兜里。
第二个是妇科的病人,腹腔肿瘤很大,比秦耕在勐养做的那个腹腔肿瘤还要大,希望秦耕指导手术。
这个肿瘤有排球大小,二三十斤重,属于罕见的巨大肿瘤。
秦耕微微一笑,其实这样的手术挑战性并不大。
第三个病人是一个外科病人,怀疑胰腺肿瘤。
秦耕又把会诊单放在兜里。
今下午的工作都在兜里了。
秦耕去了食堂。
昆医职工食堂的伙食是平均5毛钱一天三餐,据说在昆明算比较好的。
但是,秦耕摇头,这里的伙食与勐养医院比,差太多了。
虽然现在生猪生产已经发力,市场上不缺猪肉了,但是,昆医附院食堂的菜里这点肉,和勐养医院比,真的只能算是星星点点了。
勐养医院的那才叫青椒炒肉!鸡枞炒肉!红烧肉!
你这里的香干炒肉,三五片肥肉也算是炒肉?青椒里也见不到几片肉你叫青椒炒肉?
没得比。
秦耕中午只能是马马虎虎对付一下,晚上回家里可以吃一顿好的。
不过,其他昆医人是不赞成秦耕的观点的,“我们昆医附一院的生活还不好吗?你也太小资了吧?去年,我们只在1、3、5有肉吃,现在每天每顿都吃肉了,你还不满意?”
遇到这种批评,秦耕只是笑一笑。
看着碗里的菜,秦耕摇了摇头。
他想好了,下班前召开了一个会议,参加的人是重症医学科的全体医护人员,还包括负责卫生的阿姨。
他要改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