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瑶眼眶一红,将自己压抑了这么久的怨气,都发泄在了穆梓桐的身上。
可是,在她来到京城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受控制了。她就怕皇帝和太后,会为了皇家的名声,对慕子彤下杀手。
她的请求没有被接受,这让皇宫里的人们变得更加恼火。
玉瑶没办法,只好装出一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样子,将穆梓桐拉到了自己这边来。
这是最坏的办法,但也是她现在唯一的办法。
只可惜,这些事情他又不能告诉穆梓桐,所以他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玉瑶公主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她还能与穆梓桐如此平静地交谈,这让她很满意。
穆梓桐自然也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但她并没有特意向玉瑶公主赔罪,因为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
说到底,这一次他还欠了玉瑶公主一个人情,现在皇帝看重他的才华,他还会顾忌分毫,但是他初入京城,却像是一只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蚂蚁。
不管玉瑶公主是对是错,最起码,她救了勿乞一命。
玉瑶公主看着穆梓桐的表情,见她也不是真的生气,反而有些高兴:“穆大哥,马上就是大考了,你可做足了功课?”
说起来,还得多谢陛下,穆梓桐以前是个乡下丫头,所以才会参加科举,一步一步往上爬。
不过,穆梓桐因为没能赶上乡试,所以这次乡试和会试都没能赶上,不过,皇上大发慈悲,给了穆梓桐一个京郊的个县的功名,让她不用再考了,而是以秀才的身份,而不是秀才。
京城乡考的成绩早在之前就公布了,现在穆梓桐可是正儿八经的秀才。
状元是解元,其次是雅媛。穆梓桐一夜成名,被京县的第一名录取,所有人都看好穆梓桐,认为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解元和亚元等秀才,都有资格参加春闱,被选上的,被称为秀才,状元就是秀才。
举人有资格进入文试,文试由圣上亲自出题,分前三名,后三名,每一名都是光宗耀祖之举。
不过最受瞩目的还是一甲,一甲可得举人,一甲可得一科,一甲可得一科,二乙一科,三甲一科。
至于第一名,那就是要有极高的学识,而第三名,除了学识以外,还有一项特殊的条件,那就是容貌,容貌,都要出类拔萃。
天胤王朝的皇帝也是不拘一格,将三年一度的乡试变成了一年一考,因此也就有了许多状元、二号人物。
一般来说,第一名都会受到重视,第三名,则是被皇室或者世家子弟,选为夫婿。
皇帝为了让穆梓桐安心留在京城,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才让她成为正式的学生。
除非他中了进士,或者更高的位置,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才能名正言顺地进入御书房,做皇帝的贴身大臣。
第三名,被皇帝选为驸马,就算没有什么权力,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不过,从穆梓桐在县里的成绩来看,再加上他要去参加府试,所有人都认为她更有希望。
否则,玉瑶公主追求那名儒生的“绯闻”还没传开,她就已经被赐了亲了。
如果不是的话,那么穆梓桐很可能会被当成一个重要的幕僚来培养。
玉瑶公主这么一说,穆梓桐也不隐瞒:“我准备了这么多年的科举,通过不了也不是什么难事。”
玉瑶公主一听,顿时乐开了花,仿佛她也要参加科举似的:“穆大哥,你好厉害!”
穆梓桐摇了摇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上好了药膏,穆梓桐又给玉瑶公主检查了一遍,确定她的胳膊已经包扎好了。
玉瑶公主乖巧的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几分孩子气的笑容:“嗯!谢谢穆大哥……”陈小北咧嘴一笑,道。
穆梓桐笑了笑,没说话。
玉瑶公主则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施了一礼:“穆大哥,你给我上完药,我要走了,不耽误穆大哥读书。”
“嗯”他微微一愣。这倒是让穆梓桐有些意外,一般情况下,玉瑶公主都是被允许进入别院的,很少有人能轻易离开。
玉瑶公主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穆大哥,若是你愿意,我可以留在这里!”
穆梓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玉瑶公主面无表情地说道:“我和铃儿今日要出去看热闹,时间不多,告辞。”
穆梓桐将玉瑶公主打发走后,也没心思继续读书,而是将之前接到边境的那封书信翻了过来,只见那封信是天胤王朝大获全胜,天狼国国君归顺。
如果一切顺利,等军队整顿完毕,皇帝的赏赐也会下来,派几个人入京接受赏赐。
顾扬弘身为大将军,理应要归朝,而李玉金既然已经归了他麾下,那就随他一同入京城不是?
穆梓桐也不知道该不该上去。
他没脸见她,却也不忍心无视她。
良久,才将信纸收了起来。来不来,都由不得他。
现在,他们不在宜宁村,也不在顺平镇,而是在京都。
没有人可以决定,只有皇宫的那个人可以决定。她想走就走,他没有权利干涉。
所以,公主与凌府别院的关系,也就慢慢发生了变化。
穆梓桐考完试一个月后,京城十三郡同时公布了文试的结果,虽然早就猜到穆梓桐就是状元,但当她拿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整个公主府都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