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杜筠早就跟杨月夏说过药膏的配方了,并没有太多珍稀的材料,只是制作的过程比较复杂。
她觉得这药不是免费的,等用光了,她就给杜筠多配点。
杜筠见杨月夏要离开,便将杨月夏叫住:“我跟你一起过去。”
杜筠还是有些担心,生怕她闯出什么事来。
他并不喜欢多管闲事,只是将自己的医学知识传授给了她,所以他必须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杨月霞也不推辞,带着杜筠回了自己的府邸,杜筠也不推辞。
杜筠的到来,让杨家大院变得更加明亮。
杜筠很少进农家,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杨月夏是从杜筠那里学习的,但看到杜筠竟然和杨月夏一起来了,众人都有些意外。
杜筠进了屋子,给郑石头检查身体。
郑婆子一脸的震惊:这人是仙人吗?
“这位就是杜筠,传授我一身医理。”
杜筠的名字,郑婆子也听说了:难道是杜大夫?杜大夫曾经给我们村里的一个病人治好了中风。
杜筠虽然不常看病,但遇到有急事的患者,他还是很乐意帮忙的。
郑婆子本来是想把杜筠叫来的,可她对杜筠并不熟悉,也找了不少大夫,都说没有办法,只好作罢。
先不说杜筠的医术如何,光是杜筠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就足以让郑婆子对她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信任。
杜筠望向杨月夏:那你准备怎么做?
杨月夏道:“你要将那些烂肉全部剥下来,那些还没有破裂的,也要割开,让他的伤口不再溃烂,然后再慢慢生长,就可以痊愈了。”
杨月夏有多勇敢,杜筠是看在眼里的。
他张了张嘴:难道要全部缝好?
杨月夏点了点头,伤口肯定是要缝合的,如果让她自己生长的话,很难恢复。
杜筠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那我就在这里等你。”
“有你在,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到了晚上,她再次来到了杜芸的医馆,她要熬制药液,还有郑石头熬制的药汤,必须要熬制。
杜筠这里倒是有不少材料,杨月夏也就不打算从镇上弄了。
她用掉的东西,自然是要还给杜筠的,比如杨月夏见过杜筠知。
杨月夏也不忘给她准备麻醉药。
否则的话,郑石还真要头痛了。
第二天一早。
她拿出手术刀,缝合线,还有一些止血的药,麻醉药什么的,都已经备好,只等杜筠到来。
杜筠来的那天,正是朝阳初升之时,一缕轻烟笼罩在他身边。
杨春兰早就做好了早餐,早餐是一个肉馒头,她让杜筠也跟着吃,也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
如果不能填满肚子,等他体力耗尽了怎么办?
郑石头倒是没什么食欲,不过想起杨月夏交代过的事情,便又夹了两个馒头,塞进嘴里。
她用杜筠配制的药水,将自己的双手清洗干净,有消炎、消炎的功效。
她对杨春兰与郑婆子道:“关门,就在门外警戒,谁也不准进去。”
多一个人进去,对郑石头来说,就是多一份传染风险。
杜筠是来帮她的,其他的人,她都不愿意去看。
郑婆子小心翼翼的走到厨房里,取了一把刀,像个看门的人似的,站在门口:“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敢来烦我!”
杨月夏微笑道:“你就别担心了,你孙子福运气好,肯定没事的。”
“月夏妹妹。随着房门的关闭,郑石头的声音响了起来。
“看在你叫我大姐的份上,我会努力的。”
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你能不能将那头驴还给我祖母?郑石头接着又说了一句。
我说过,我不想要你的驴!
来,吃药。她的目光落在郑石头的身上。
郑石头一饮而尽,便呼呼大睡起来。
杨月夏立刻忙碌了起来,这个级别的外科医生杨月夏以前做过也就算了,只是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根本做不到。
连刀都算不上,难道是针?还是之前在柳家用的那一套,因为当时情况所限,无法更换,所以需要先用火烧一下。
对于她来说,这一招很是生涩,但是在杜筠的眼里,这一招就不一样了。
面前的少女,动作很快,将郑石头背部腐烂的血肉,一寸一寸地削去,又撒上了一些止血的药膏,又抹了些药水。
而那些没有破裂的脓液,则是被她用小刀轻轻划开,将坏死的组织给挑了下来。
杜筠虽然听说过剔骨疗毒,却从来没有真正见识过。
还好,他的背部并没有什么要害,失血也不是很多,否则的话,想要补充血液,还真是一个问题。
能缝的都缝了,剩下的两处伤口没法缝,只能用绷带包着。
杜筠只是在一旁帮忙涂抹药膏,顺便看看郑石头的情况,所有的一切都是杨玉霞在处理。
她很小心,等她忙好的时候,时间都不记得了。
等她做完这一切,她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