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来看,绝对的庞然大物了。
船体四周,竖有六根长15米的拍杆。
顶端系巨石,底端设辘轳。
敌船靠近时便放下拍杆,砸沉敌船,一击之后还能迅速收起再次攻击。
绝对的水战大杀器!
杨素怎么也没想到。
进一趟宫,竟然捞到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心花怒放地抱着那些册子,以及小皇帝赏赐的宝刀回府准备去了。
“陛下,按照您写的那些方法,真的能造出可以跑马的大船来?”
杨素离开后,墨言不禁出声问道。
小皇帝写的那些册子,他照着抄录了好几份。
故而,对上面的内容甚是好奇。
“当然,那样的大船,就算航行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也无惧风浪……”
暂时。
宇文衍也不奢求造什么铁甲船。
但尝试打造郑和下西洋时的那种宝船,他还是有些把握的。
以当下的造船工艺。
建造郑和宝船,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鸿沟。
无非就是船体设计,排水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有了“水密隔舱”法。
凭当下的造船技术,完全可以把船体造得更大。
“陛下,大海当真那么广阔,一眼望不到边?”
没有见过海的人。
总是会在脑海中想象,大海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那是当然,真正的海洋,就算把整个大周和南陈丢下去,也填不满它……”
宇文衍给墨言做了个形象的类比。
“那么大?”
墨言听罢,不由地张大了嘴巴。
满脸不可思议,眼里迸出几许向往之色。
在陆路交通不便的当下。
天然的水道,就成了重要的交通路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这些经典的诗句。
都是描绘人们乘船出行的场景。
在古代。
水运,可以说就是一个王朝的命脉所在!
因而,宇文衍要大力发展造船技术。
他要造船。
造大海船,造大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