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欢笑着给大爷倒茶:“大爷,您这茶馆有年头了吧,茶香四溢,可您看这屋顶,下雨天漏不漏?外面的路,客人走着顺不顺?咱们把基础设施修好,把老味道留住,生意只会更好,你们的生活也会更便利。”
大爷听着,若有所思,最后松开了手,还热心地给周欢指了几处老街有特色的地方。
随着走访深入,周欢心中对景江市文旅资源的问题渐渐明晰。
一方面,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可开发程度低,配套设施跟不上;另一方面,从业者经营理念落后,缺乏统一规划与宣传,守着金山银山却过着穷日子。
到了调研的最后一天,周欢来到了市郊的生态农场。
这个农场集采摘、垂钓、农事体验、农家乐为一体,算是景江文旅发展相对较好的一处。
农场主热情地领着周欢参观,草莓大棚里果实累累,垂钓区不时有大鱼上钩,农事体验区孩子欢笑不断,餐厅里飘出阵阵饭菜香。
周欢询问农场主:“您这儿经营得真不错,有没有什么秘诀?”
农场主挠了挠头,很质朴的说道:“我就是想着,游客来这儿玩,就是图个新鲜、图个乐子,咱就把服务做好,把体验做足。不过啊,周县长,我这也有难处,宣传推广跟不上,到这儿来玩的人大都是熟客,而且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好多周边县区的人都不知道咱这儿,客源不够,便经常出现淡旺季的情况。”
周欢看着农场里热闹的场景,心中一动,这不就是景江文旅发展的一个方向吗?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做好配套,强化体验,再加大宣传!
他在本子上重重写下一行字:挖掘优势,补齐短板,打造特色,景江文旅大有可为。
回城的路上,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周欢年轻却略显疲惫的脸上。
这一周的走访,他看到了景江文旅的困境,也看到了希望的火种。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长,要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要和各方博弈争取资源!
想要让景江在全省文旅竞争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但此刻,他的心中满是斗志,景江文旅的振兴之光,他有信心亲手点亮!
回到办公室,灯光彻夜未熄。
周欢和专门成员整理着这一周的资料,照片贴满了墙,问题清单列了长长的一串,建议方案也逐渐丰满。
墙上的景江市地图,被他们用红笔圈出一个个重点区域,像是在绘制一幅未来的宏伟蓝图。
周欢知道,这场硬仗才刚开始,但有了这一周扎实的摸底,他已然胸有成竹,向着文旅发展大会承办权发起冲锋的号角,即将吹响!
景江市的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市委大楼的窗前,为室内镀上了一层暖光。
市委书记张明远坐在办公桌后,目光专注地审阅着文件,敲门声突然响起。
“进来。”
张明远低沉的声音在屋内回荡。
门被轻轻推开,周欢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来,他身着一件浅蓝色的衬衣,头发略显凌乱,却透着一股因忙碌而沉淀的精气神。
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份文件,那是他带着大家进行了整整一周的实地走访调研,昨晚又熬了一个通宵赶出来,凝聚着整个工作专班心血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