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明示。”
“平推战线。”
目前,韩令坤也好,高怀德也好,向训也好,这些人马的进攻,是采取“路线形式”的,想要打到扬州,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夺城池、拔钉子。
可是,只要攻破滁州与六合,数十万人就能由西向东、一条战线,像推土机一样平推,最难啃的,大概就是冶山的李重进,过了这里之后,扬州就是囊中之物了。
潘慎修疑惑:“陛下,二十万兵力确实不少,但即便不考虑损耗,想要平推淮右,人也是不够的吧?”
“潘卿,你别忘了,泗州虽未失守,却是周、宋两家共有,赵匡胤这会儿功夫,造船的木料应该凑够了。”
造船之后,就能走水路威胁扬州,东西形成策应。
潘慎修又说道:“陛下,还有一个消息,刘乃金率领江阴军,虽然给韩通解围,但并没有允许进入雄州城中。”
“看来,韩通对大唐的戒心也是不小。粮草呢?”
“韩通悉数接受。”
“好,这样的人,我喜欢。”
物资我都要,人一个不放进来,男子汉大丈夫,要勇敢地为五斗米折腰。
“二卿,你们负责继续打探消息,务必及时、精准。”
“遵旨!”
……
葭月二十,海量战争机器已经悄然运到了无锡以西,横舟湾内,新修补的、新建造的战船,还散发着木头的香气,南唐水师一遍遍检查牛皮、铁板,安装神机弩,加固女墙。
葭月廿二,宁国节度使齐象、歙州防御使苏淮的兵力,经过整顿之后,编入李景达的指挥体系,分别为左路、右路军,虎视眈眈,准备随时翻越山岭,扑向湖州。
葭月廿五,镇南节度使钟秉章、安化节度使陈恺达率领一万三千水军,出江宁大营,在一支几乎没有听说过的“龙翔军”的带领下,战船七百艘,悄然顺江而下,目标江阴。
几乎同时,抚州团练使马崇义、信州靖安使桂卿,组织手下五千人,开始换军服,荆溪河口变得热闹起来。
在众多军用物资当中,一面面加急赶制的“大唐国旗”,显得格外耀眼。
严格意义上说,“大唐国旗”才是军事外包的第一个项目,从药娘绣好样品,到调集红布、红绸,再到外包到金陵及周边的绣纺,以及普通老百姓家中女子手中,只用了三天时间。
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候就到了——
只要钱给到位,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就能彻底激发出来,“大唐国旗”的图案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多好的手艺。
二十天,三万面!
李煜高兴的是,这次“军事外包”活动,成功地检验了“大唐宝钞”的价值,也就是,老百姓愿意接受了。
当然,这也和五大皇商的支持密不可分,单以侯家、赵家、袁家来说,在粮食、布料、食盐、药材等方面的储备,几乎半数都集中在金陵及周边。
一连数日,李煜越发繁忙,心情也越发忐忑,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快要到来了!
“还有十二天,十二天……”
十二天后,远在泉州的平海节度使陈诲,以及天威军都虞侯刘崇谅、天命军都虞侯钟林,就会同时动手,南北策应。
然而,就在李煜踌躇满志、殚精竭虑地准备之际,一件意料之中与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几乎同时发生了。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