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凌波军能够控制吴江,已经十分困难,强行分兵,于事无补。”
“你不必考虑,若朕能够分给你一支水军,你作何打算?”
李景达沉思一下,说道:“稳妥的做法,是水军趁着夜色,偷袭南浔水营,若得手,就进军南浔,切断常州、嘉兴、桐乡之间的联系,若不能得手,则吸引三地军队,减轻湖州方面的攻击压力。”
“宜兴虽然在大唐手中掌控,可沿太湖向南,就是慈云岭、九龙岭,翻山越岭之后,首当其冲,就是长兴……疲军之众,能否一举夺得长兴?”
宜兴、长兴都在太湖之畔,宜兴在北,长兴在南,中间东西走向是一系列山脉,构成了南唐与吴越天然的分界线。
李煜的疑问,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得益于李煜生物老爹李璟的“大慈大悲、大仁大爱”,以及他自降身份、号称国主之后,在与吴越边境的问题上,大多数时间采取的是绥靖策略。
吃点亏,没关系,咱人好!
公元961年的时候,太湖名为吴越、南唐共有,双方各占东西,可实际上,太湖平原东部、南部及西南,超过70的疆域、水域是吴越控制的。
就以宜兴、长兴来说,如果走水路的话,最近距离不过二十多里,但吴越的渔船、商船、战船经常会跑到宜兴,就跟鹰酱的航母经常在南海溜达一样。
所以,李煜很担心,翻山越岭跑到宜兴,还能不能打?
李景达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了郑彦华。
郑彦华近前:“陛下,莫非忘了?洪州军刚从马楚的地盘上撤下来。”
“湖南吗?那又如何?”
“陛下……”
李煜恍然大悟,对啊,刚从湖南“打游击”回来,这批人,堪称是“山地师”!
“郑卿,你真是福将,朕刚刚撤掉江宁大营,正要建立卫圣、宣威、奉节三营,你手下统兵两万,分一万组建宣威、奉节两军,另一万,仍属于清淮节度使治下,如何?”
“臣遵旨!”
郑彦华内心感叹一句,祖宗睁眼了,俺老郑终于出人头地了!
这意味着,郑彦华不仅是节度使,还进入了殿前军序列,是两营都指挥。
“皇叔,你也不要回抚州了,卫圣军指挥使的职位,非你莫属。”
李景达也很知足:“谢陛下!”
两人这是混到了“殿前编制”。
“众卿,想必也都能看出来,朕要灭掉吴越,就必须保证太湖周边尽数攻克——”
李煜目光在林仁肇、卢绛、李景达、郑彦华四人身上停留,说道:“朕御驾亲征,前往常州督战!”
四人压力顿时增加了好几倍,李煜言下之意,你们四个,可得保护好我!
李景达劝诫道:“陛下,这亲征之事,还是罢了,金陵也需要镇守。”
李煜一摆手:“朕意已决,不必多言。若是吴越不灭,哼,我回不回金陵,差别不大。”
是啊,一旦撕破脸,金陵也会沦为前线的。
眼前之事说完了,李煜的目光,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陈冠侯,崇明节度使,吴越灭国之战的主力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