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开地图,整个战略态势之宏大,也能看出赵匡胤的能耐有多大。
以淮京为起点,向南到庐州,以及到巢湖最南边,一条线段。
以淮京为起点,沿淮河一路向东,到楚州(淮安市),再画一条线段。
以楚州为起点,沿大运河一路向南,到扬州,又画一条线段。
以庐州为起点,一路向东南,经过滁州、六合、真州,再到扬州,再画一条线段。
【作者有话说:附图】
四条直线,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圈住的不仅仅是郭宗训,还有“扬州政权”的全部武装力量。
李重进,在谋略之狠方面,比起赵匡胤还是差很多,赵官家一出手,就打算斩草除根!
见自家皇帝心情好一些,赵普大着胆子,谏言说道:“陛下,臣有一言,希望圣上考虑。”
“唉,则平,你我多年情谊,不必顾忌。”
赵普拱手:“既与唐国达成协议,陛下,何不向李煜……寻一些帮扶?”
其实,赵普的意思,是让赵匡胤放下身段,装一回孙子,去求李煜。
赵匡胤听了,脸色微阴,却只是说道:“唉,谈何容易,两国之间,能不兵戈相见,已经是好事了。”
“陛下,唐国所恨,在于周、不在宋,某种意义上,宋唐两国也算是同仇敌忾了。”
“话虽如此,淮南大部分地区,却在我朝统治之下,我问你——”赵匡胤严肃起来,“若李煜狮子大开口,让我等让出淮京,又该如何?”
“陛下许诺吴越取代之,还不行吗?”
“哼,李煜就算能想得通,恐怕举朝上下的大臣、武将,也不会同意的。”
赵普摇头,说道:“陶谷回来之后,话说的很清楚,李煜确实更急于攻占吴越。”
“就凭他?李六郎?哈哈!”
赵匡胤轻蔑一笑,坐在龙椅上,说道:“李煜能攻取苏州,控制湖州,就已经是极限!再说,对吴越用兵,唐国必然提防大宋,粮草、战船、辎重什么的,不会支援的。”
赵普也皱起了眉头,说道:“舒州、和州两地,双方已经脱离接触,希望能维持久一些吧。”
“唐国、吴越皆为富庶之地,只要扬州攻克,大宋的危机就会彻底解决。至于李煜,哼,历代唐国皇帝都是软骨头,他侥幸占了荆南、武平,就以为天下无敌?到头来,不过是个小田舍翁!”
赵普不解,赵官家为何一提起李煜,就如此激动?尽说一些贬低的话?难道,已经忘了“汴梁沦陷”的始作俑者,就是唐国?
“陛下,李煜年轻有为,比起李璟更胜一筹,还是要提防一些。”
赵匡胤虽不情愿,也点点头:“这个小田舍翁,正是奋发图强的时候,朕定然好好安抚他。”
“不知如今,唐国正在做什么。”
赵匡胤冷笑:“做什么?朕若猜的不错,李煜正在召开对吴越作战的会议!”
不得不说,猜得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