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伟大的历史之神在闲暇之余,对原本应该死在汴梁御街之上的韩通,投去了惋惜又钦佩的一瞥目光,随后,准备继续沉睡,等待下一个千年的轮回。
恍惚之间,一个妙龄少女款步走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冷艳的凌霄仙子,她轻启朱唇,说了一句:“申请一张穿越箔,重生用。”
对待凌霄仙子的要求,历史之神莫敢不从,立即答应了。
……
定安元年,十月初八。
韩通屹立在雄州城头,目无表情地远眺,内心,却产生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看着外面黑压压的人群,如同侵入庄稼地的蝗虫,天地之间充斥着窒息与死亡的味道。
韩通还不知道,接下来的两个月,他就是皖东战场上“最闪亮的星”,如同大熊星座一样,在扬州之北,熠熠生辉。
何徽近前:“主帅,斥候来报,高怀德分兵了!”
韩通说道:“去往南门将领是谁,可探听清楚了?”
“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侍卫司龙捷右厢军指挥使刘廷让。”
韩通冷笑:“这俩小崽子。老话说的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赵匡胤的人,果然都是反叛。”
也难怪韩通这么说,“义社十兄弟”基本到齐了,包括投靠张永德、现任白重赞手下的刘守忠。
樊爱能请战:“主帅,南城那边,末将愿往!”
韩通转身,郑重其事地说:“李继勋号称‘万兵在手、天下横走’,再加上刘廷让,也不是善茬,樊将军不可轻敌。”
樊爱能面容坚毅,说道:“城门若破,叛军第一个踩踏的,必定是末将的尸体!”
“不,樊将军,没有我的命令,你不准死,城门更不准破!”
“遵命!”
“去吧。”
为什么一听说高怀德分兵,韩通就知道要去南门?
很简单,因为雄州没有西门、东门,或者说,曾经有西门,现在没有了。
《宋史·地理志》《天长县志》《井陉县志》中都记载了一个情况,自唐代大和年间(公元827年)设置“天长军”之后,雄州就长期是军事要隘,一直到五代十国的时期,藩镇割据过于严重,雄州城池功能日渐丰富,人口不断增加。
在城池扩建的过程中,发现东边靠近金湖的一侧,由于隋朝年间修建大运河,堆积很高的土坡,也没有现成的道路,更没有郊区居民,因此就不设置东门。
西门消失,就是韩通下令,用青石、大砖将城门堵死了。
究其原因,城西是大片的农田,为了灌溉需要,就从白塔河(东西走向)引水,从唐末到如今,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
封锁西门之后,韩通又派人挖沟,以最大的“千秋河”为主,在雄州城西边、北面挖出大大小小的几十条壕沟,打通灌水,用来阻挡高怀德进攻。
从高空鸟瞰,雄州的西北侧,如同挂着一张蜘蛛网。
【附图:作者有话说里面】
何徽近前:“主帅,属下也做好了出战准备。”
“精心挑选的射手,已经就位吗?”
“一共三百,均为百步穿杨的好手,另,修复七十架神机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