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明回到山南县时,汪浩正忙得不可开交。
第一个正式来山南参观红色纪念广场的队伍,来自北方的一个小县。
参观团一行来了二十几个人,由县委书记亲自带队。男男女女的,喜笑颜开。
这种由山南县发出邀请,全程费用均由山南财政负担的参观团,他们在山南的一切开销,包括往来车票机票钱,全部由山南县财政掏。
他们把来山南参观,显然当成了一次免费旅游。
北方小县,大多经济发展缓慢。到南方来参观旅游,是一个显然不错的活动。
陆天明一到县里,便被汪浩请了过去。
参观团的到来,让汪浩比往昔更显得春风得意。
他神采飞扬地对陆天明说道:“天明,这个头开得不错。今天来的北方同志,对我们盛赞有加。晚上,我们给他们举办一场接风洗尘宴。你代表县里在宴会上讲几句吧。”
陆天明小声道:“汪书记,你说我讲些什么东西合适?”
汪浩道:“你就讲些欢迎之类的话,表示我们山南对他们的到来的热情。”
陆天明点头道:“行。到时我代表山南县讲几句。”
汪浩突然叹口气道:“他们北方的这些干部,我发现有个特点。人人都能喝。不管男的女的,一端起杯子,就像不要命一样的灌。天明,你看能不能找几个能喝的同志,来陪一下?”
汪浩不喝酒,即便喝,也是浅尝辄止。
他在这一方面,与温玉有着很大的区别。
汪浩一直说,喝酒误事。因此,这些年来,他一直坚持不端杯。
反倒是正鼎的温玉,听说每天都要喝酒。心情好的时候,一天不会低于一斤。
陆天明能喝,很少醉过。但是他不贪杯,也没多少酒瘾。如果不是应酬,他是绝对不端杯的。
汪浩在上午接待参观团的时候,已经领教过参观团的厉害。因此才特别嘱托陆天明,从全县寻找几个能喝的人。
陆天明当即答应汪浩的想法。他吩咐肖平,立即从干部队伍中找几个善饮者出来。
喝酒看似是应酬,其实不乏说是一场暗中叫板的斗争。
能喝也一种本事。特别在应酬场上,能把对方喝趴下,就是一件津津乐道的战绩。
汪浩在上午接待时显然处在了下风,他需要找回来面子。
据说,北方小县的书记在酒局上发出豪言,他一个人能将整个山南县喝翻。
北方人善喝,主要还是天气原因。
北方天冷,一到冬季,人都趴窝。在南方人心里心心念念的雪,在北方却成了最讨厌的东西。
喝酒能御寒,这也是北方不管男女,都能喝的主要原因。
陆天明心里想着魏山来山南投资的事。在与汪浩确定了晚上的接风宴细节之后,他试探着对汪浩说道:“汪书记,我今天去市里见了颜书记之后,顺道给我们山南请来了一位高人。”
“高人?什么高人?”汪浩狐疑地问道:“天明,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