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当即统率大军出阵,与魏容军遥遥对峙,
只见邓忠跃马挺枪,在两军阵前叫骂邀战,
曹爽大怒,回顾左右,
“哪位将军肯去迎敌?”
军中司马石苞,当即手持三尖两刃刀,纵马出阵,迎战邓忠。
两人交战没几个回合,邓忠便觑个破绽,猛地一枪,将石苞刺于马下,
曹爽大惊,
诸葛诞急忙进谏,“我军兵多,敌军兵少,大都督应该下令,全军压上,以求一举破敌!”
曹爽点头答应,
便以文钦为左军,诸葛诞为右军,自己居中统率,三路齐发,当即便是大军压上!
魏容急忙命邓忠撤回,命全军紧守防线,只是以强弓劲弩,拼命发射火箭,阻止敌军前进。
双方兵马厮杀半晌,曹爽这边拼命猛攻,魏容却是坚守不出,直到正午时分,曹爽见不能取胜,只得鸣金收兵。
众将回到军营,皆是垂头丧气,
诸葛诞大步走进帅帐,面有怒色,高声询问,
“本将正欲死战,大都督何故鸣金收兵?”
曹爽叹道:“士卒伤亡太多,本官于心不忍,故此收兵。”
诸葛诞仰天长叹,
“今日错失良机,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
说罢,愤然拂袖而去。
曹爽有些恼怒,
桓范进谏道:“昭武将军今日奋勇作战,可惜未能成功,他也是一片公心,大都督勿要见怪。”
曹爽皱眉道:“本将知道诸葛诞是个忠臣,又怎会怪他?”
他回顾左右,却没看见文钦,
桓范道:“文钦冲杀在前,不幸中箭,如今在营中养伤,未曾前来。”
曹爽微微颔首,“原来如此。”
想起当前混乱的局面,曹爽只觉得心乱如麻,
他统率十五万大军,又有诸葛诞,文钦等精锐将领,
原以为能轻易打下长安,
没想到自从交战以来,处处遭到魏容压制,
直到今日,局势更是危急万分,
正烦恼时,
部将严世禀道:“潼关失陷,又逢兵败,军心惶恐不安,邓艾父子双双投降,如今文鸯落在魏容手中,
万一文钦也像邓艾那样投降……”
曹爽顿时悚然而惊,
心中也开始怀疑,
“文钦如此勇将,怎会轻易受伤?莫非此人已有反叛之心,是在装病?”
桓范说道:“文钦应不会造反,但此事不得不防,大都督可命人请他前来,趁机将其兵权夺去,
这样即使他想反叛,手中也没有兵马。”
曹爽连连点头,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