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时空,在匈奴蹲着的李陵同样是满脸的羞愧!
【后来,汉武帝得知李陵全军覆没,以为他战死了,还挺伤心。
但很快,他就得到了李陵投降的消息,这下可把汉武帝气炸了。
当时许多大臣都纷纷咒骂李陵。
汉武帝于是找来了太史令司马迁,询问该怎么处理。
司马迁则是为李陵辩解,说:
认为李陵对母亲孝顺,对士卒信义,有国士之风,如今一次战败,就被人抓住这一点不断攻击,让人痛心。
李陵以五千人对战数万匈奴骑兵,还被敌方援军围攻,拼死力战,转战千里,虽然战败,但杀死的敌人,足以比古之名将还厉害了。
他现在投降是想要等待机会立功赎罪。
汉武帝也觉得李陵应该不会真的投降匈奴,于是就派公孙敖前去匈奴,将李陵给找回来。
公孙敖去了之后,溜达了一圈,回来就说从俘虏嘴里得知李陵在帮匈奴练兵,所以找不到他。
实际上帮匈奴练兵的是李绪,不是李陵。
但汉武帝当时还不知道,因此彻底暴怒,下令将李陵诛族。
后来,汉武帝对此也后悔了,认为是自己没有安排好,听了路博德的鬼话,改变了方案,不然有人接应的话,李陵不至于全军覆没。
当然,李陵当时也确实不是真投降,而是想学浞野侯赵破奴一样,找机会回汉朝。
那赵破奴当初就是在匈奴生活了很长时间,后来跑到了汉朝,跟着霍去病暴打匈奴被封侯。
后来,赵破奴被匈奴击败俘虏,全军覆没,过了几年又一次逃了回来,汉武帝也没拿他怎么样。
直到后面卷进了巫蛊之祸,才被杀了。
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想感叹一下,霍去病真不愧是大汉的神将,他活着的时候,带着一堆人将匈奴翻来覆去的暴打,一堆人都跟着他封侯了。
结果等霍去病死后,这些人全都不行了。
就像这赵破奴,在霍去病死后,倒也曾在西域暴打姑师、生擒楼兰王,可碰上匈奴就各种吃败仗。】
“哈哈!那是!朕的冠军侯,大汉神将,那就天生是匈奴克星!”
汉武帝很自豪的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
一旁,辛弃疾十分羡慕的看着霍去病。
本来,按照原本的计划,汉武帝是打算再次对匈奴用兵的,只不过因为天幕出现之后,汉武帝改变了想法,想要先缓一缓,积累一下实力,搞搞火器什么的,再动兵。
这可让辛弃疾着急死了,他在南宋的时候,完全找不到机会去打金国,只能憋屈的蹲在家里写词,现在来大汉,就是想干仗。
所以,基本上他大部分时候都在督促工匠们快点把火器什么的搞出来。
汉武帝时空,草原上,几个匈奴人呵呵冷笑道:“刘彻,让你笑,多笑点,反正过不了多久,那霍去病就要死了,到时候看你怎么笑!”
【同时,司马迁也被牵连了,被以诋毁李广利,为李陵辩护的理由定为了诬罔罪,按律当斩。
面对着死亡,司马迁并不害怕。
他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只是,他还没有完成家族和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将历史传承下去。
他想到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孙膑,吕不韦,韩非子等人!
所以,他毅然的选择了用腐刑代替求得免死。
八年之后,华夏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史家巨着《太史公书》诞生。
到三国时期,史记成为了太史公书的专属称呼!
该书总计耗时十四年,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从上古五帝一直记录到汉武帝时期。
司马迁终于完成了他父亲的遗愿,将自秦始皇收天下之书,焚书坑儒造成的历史断绝给续接上了,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
这里也不得不批评一下秦始皇了,虽然他一统六国,建立大一统制度,是华夏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可他的焚书坑儒,同样是罪过不小。
当然,现在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坑的不是儒生而是术士,这个就不说了,目前主流认为,确实是坑的术士,可能牵连了一些儒生在里面。《史记》说的就是坑术士。
但他在李斯的建议下,收缴天下书籍,特别是史书,然后焚毁的事情,基本上没什么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