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举个例子吧,比如说那个崇祯皇帝的岳父周奎,他在李自成进城之后,
李自成派人在他家中搜查出来的白银53万两,其他的黄金金银首饰还不算。
后来李自成把那些文武大臣皇亲国戚的家全部抄了,从他们家里搜出来的白银是7000万两。
你说崇祯皇帝从那些皇亲国戚手里面要不到银子,你看李自成手段多了一点,他就把所有的钱都逼出来了。
但是李自成把从文武大臣逼来的钱全部用牛车往西边去运回了他的陕北的老家,装了1000多辆车都没有装完。
其实在那个时候崇祯皇帝他应该知道打仗就是烧钱,你如果舍不得出钱,那个仗就打不起来,也打不胜利了。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他好像觉得为国家出力了,应该是先是那些将士,然后才是文武百官,
实际上那些将士才是这个整个国家的长城啊,那些文武百官只是吸取老百姓血汗的利益集团。
但是崇祯皇帝没弄明白这个道理,那些皇亲国戚他们是舍不得自己利益受损的,
他们情愿你这个国家灭亡,他们也不情愿损害自己的利益。
其实崇祯皇帝他也不要埋怨别人,他这个人也是把钱看的非常重的,他在皇宫里面也留了非常多的钱。
其实按照那个历史学家的推测,当时只要皇亲国戚和崇祯皇帝只要肯拿钱出来,
那些前线将士绝对是会拼命和东北的女真人去斗的,但是他们那些既得利益者都非常的小气,
所以,前线将士拿不到钱就不肯为皇帝卖命了。
其实你有些人还不知道那时候的财政系统,在崇祯皇帝时期的财政系统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把全国收成的税收放到财政库里,财政库里有一个小金库,
里面的钱都是给皇帝私人用的,其他的没有用完的税款才是公款。
不管碰到什么大事,崇祯皇帝只能答应下面的人用用那个国库里面的公款,不能动他的那个小金库,所以他才那么小气。
其实说来说去崇祯皇帝的那个小金库里面的钱,同样也是那些老百姓交来的,也是一笔税款,按照道理说也是公款,
为什么不用呢?是不是啊?
崇祯皇帝把那些钱放着,自己也没有用,结果把自己的钱都丢掉了。
这说起来,在古代也是一个闹剧。
如果崇祯皇帝他觉得他自己小金库的这笔钱如果拿出去给那些将士了,就不是他的了,就永远没有了,
如果他愿意给将士拿那笔钱,就有其他的作用,其实崇祯皇帝根本没有弄懂这个逻辑。
就是说所有收上来的税款你从老百姓身上收来的,也必须用在老百姓身上的,不是说你从老百姓收上来的税款,
你只能用到你皇帝个人身上,那是不行的,因为崇祯皇帝在那个时候把这个道理颠倒了,
所以他的国家灭亡了,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但是,有几个人要我讲一讲历史上的那些蠢货的事情,我就来和你们讲一讲嘛。
如果在中国古代皇帝里面要选出一个最蠢的皇帝,那个人绝对是西晋时期的晋惠帝司马衷,
这个人对处理国家大事一窍不通,而且他的智商却是最低的。
那个晋武帝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把这个糊涂虫选成皇帝,结果把国家都拖垮了。
这个晋惠帝司马衷他是糊涂到哪个程度呢?
有两个事情可以评定,第一个就是有一次晋惠帝司马衷他带了十几个太监在皇宫里面游玩,
那个时候正是初夏时候,早稻已经收了,司马衷正和太监们在聊那个早稻的话题。
这个时候皇宫里面的草丛里面响起了几个蛤蟆的叫声,
司马衷歪着脑袋问身边的太监说这些癞蛤蟆它是在为官家叫啊,还是在为老百姓叫,那些太监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根本不知道这个皇帝问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有一个小太监,他非常机敏,他说如果这只癞蛤蟆在皇宫的花园里叫它就是叫给皇帝听的,
如果它是在老百姓的地里叫它就是叫给私人听的,司马衷点头道,这个说的非常好。
第二件事情就是在某一年西晋的各地因为干旱作物收不上来,
有很多地方都闹起来饥荒,就连地方官员都吃不上一口饭了,这个时候饿死了非常多的人。
有大臣把这个事情汇报给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就问他身边的大臣说那些人不是好好的吗?怎么怎么饿死了?
那个大臣说启奏陛下,现在全国各地都闹饥荒,不管是干部还是老百姓,连野菜都吃不到了,吃不到了就会饿死啊,
司马衷还是不懂,他说连野菜都没有吃啊,为什么不吃那个肉粥呢?
你看看你看看这个这个晋惠帝司马衷智商低到这个程度。
其实按道理说他的爷爷司马懿,他的父亲司马炎智商都是非常高的,如果从血统论的角度来看,龙生龙,凤生凤,
晋惠帝应该是智商非常高的,但是这样一个人却生出了这个傻子。
其实你必须站在那个晋惠帝司马衷的角度理解,他根本没有过过那种穷苦人的生活,因为他已经是一国之君,
他天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喝的是最好的酒,他天天吃那些东西都吃腻了,他怎么吃过野菜呢?
所以晋惠帝司马衷他的在他的认知里与老百姓的认知是不同的,
所以他没有吃过野菜,他以为野菜很好吃,他发出那个奇怪的问题也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