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琢磨了好半晌,徐存元才开口:“戴誉,项目节点提前以后,时间太紧张了,咱们应该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提高效率,才可能在国庆之前完成总装。”
“比如说?”戴誉点点头,“你有什么建议嘛?”
“我觉得我们应该提高飞机部件交点孔精加工的工作效率。”徐存元解释道,“车间里师傅们给出的计划是,在全机处于水平状态时,采用手工铰孔的方法实现对部件的精加工。”
戴誉咬口馒头,嗯了一声,示意自己在听。
对方所说的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所谓的铰孔,就是在部件的孔壁上切除微量的金属,以提高尺寸精度。
为了让飞机的各个部件能够准确无误地连接到一起,交点孔的尺寸必须达到图纸上的标准。
不达标的就需要钳工师傅手动铰孔,不过,飞机装配阶段的铰孔又与平时不同,部件无法拿到精加工台上加工,便只能在飞机保持水平测量的状态时,让钳工师傅手工操作。
机身上的对接孔很多,孔径又大,而且材质坚硬,这类铰孔工作十分考验钳工师傅的手艺,不是随便拉个钳工过来就能做的。
所以,戴誉才会要求厂里再给总装车间配备一名八级钳工。
说来也是无奈,要是在几十年后,这种精细活都是交给机器做的,欻欻几下就好了。因着技术上的限制,如今就只能靠钳工的手上功夫一点点精校。
“我觉得用工人师傅手工铰孔效率太慢了,咱们可以考虑用机器操作。”徐存元建议。
被他这样一说,戴誉有些怀疑自己的记忆了,他不确定地问:“厂里有铰孔机器吗?”
“没有。”徐存元将一直攥在手里的一份图纸递给他,“不过,我自己设计了一个专门进行内孔加工的设备。”
他们正说着话,黄轩也端着饭盒,带着机翼组的两名技术员走近了休息室。
“小徐,你这是搞了发明创造啊?”黄轩听到了最后一句话,不禁笑着打趣。
戴誉替他简单解释了几句。
“先不说你这个内孔加工设备能不能投产,光是听这个想法,我就觉得十分不错了。”黄轩对徐存元的发明表示了肯定,“但是咱们这次的时间太紧张了,等你这个内孔加工器被生产出来的时候,咱们钳工师傅的活都干完了。”
徐存元有点失落,车间里的师傅们也是这么说的。
黄轩伸手将那份图纸拽过来瞅了一眼,便推回原处,摇头道:“我对机械设计方面的事情不太懂,但是想来跟生产飞机差不多,总要经过多次试验,确定没问题了,才能投产和应用。”
快速将饭盒里的饭吃完,戴誉将饭盒往旁边一推,示意徐存元随便坐,便看起了他带来的那张图纸。
黄轩笑问:“小戴还能看懂这个呢?”
刘小源放下筷子插话道:“我们戴工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有好几项发明了,他设计的新型水轮泵还出口创汇了呢!”
“呦,这么厉害!”黄轩想起戴誉那半本稿纸的履历,便不再多言了。
戴誉仔细看了徐存元的图纸,对方的思路还是很新颖的,他打算将拉削加工应用到飞机装配的精加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