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炮真的很好?”
“试试不就知道了?”
相比于唐亮的信心满满,115师众人倒是疑问不少,不过唐亮一点不慌,毕竟这门【百禄47毫米步兵炮\/反坦克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意大利、荷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芬兰、瑞士等国家,都相继引进了【百禄47毫米反坦克炮】,作为自己的制式武器使用。
其中奥地利国防军采购500多门,为奥军制式反坦克炮。
意大利购买了276门(也有268门之说),并按照生产许可证生产了3100多门。意大利生产的火炮与奥地利百禄公司的产品略有不同,主要区别是不带炮口制退器。
荷兰购买了210门(一说208门) ,并按照生产许可证准备生产400多门,至德军占领荷兰前生产了178门。
瑞士购买了180门,并按照许可证生产了1800多门47毫米反坦克炮及其改进型。
拉脱维亚购买了96门,之后又追加了96门的订单,但还未交货即加入了苏联。
罗马尼亚购买了300多门,又从意大利购买了200多门。
芬兰购买了12门,又从意大利购买了12门。
爱沙尼亚购买了 4门进行评估,准备进一步购买时,苏军来了。
……
这足以看出这门炮的性能有多么突出!
一个国家这么干可能眼瞎,但是这么多国家作出的共同选择,那足够说明问题了。
要知道这门火炮的生产厂商百禄公司可不是专职的兵工厂,它的主业是造包括炮钢在内的各种特种钢材,其所在的国家奥地利在一战奥匈帝国被拆分后,也谈不上是有声有色的大国,这么多国家选择这门炮可不是因为政治因素;完全是靠这门炮的优异性能挣来的。
——当然这是在场的115师众人所不知道的。
看着这门修好的【百禄47毫米步兵炮\/反坦克炮】,115师众人们很是好奇,虽然大家感觉这门炮确实很轻巧,不过是不是“单薄”了点?
“别看这门炮小,它的穿甲能力可不一般。”
唐亮在修好这门炮的同时自然也没忘了给这门炮购买了一个基数250发炮弹,其中一半是穿甲弹,另一半则是榴弹,这次足够进行测试了。
随着班定远将火绳拉动,一发又一发的穿甲炮弹直接射出,将一发发炮弹纷纷砸到用厚木头、包铁木头、青砖甚至是钢轨捆一块临时充当的靶子上;当硝烟散去,所有人上前来检视炮弹杀伤效果时,纷纷被砸出一个个坑的钢轨给惊呆了。
“乖乖,这玩意居然能把钢轨鱼尾板打出这么大坑?鬼子的坦克岂不是一炮就能打穿了?”
说者无意,闻者有心,唐亮倒是想拉出一辆【95式轻坦】和【97式坦克】给这门当靶子测试一番,只是唐亮可不是专业的武器测试场的专家,如何设置测试项目可是一窍不通,简单打两炮做测试,这也太儿戏点了。
啥时候能从列强那儿弄到一些专业测试武器的人呢?
就在唐亮思路又开始漫无边际的发散之时,围观的众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门炮能打多远?”
“最远距离上还能有多强的穿甲能力?”
很快又是3发穿甲弹打了出去,然后……
“炮弹呢?飞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