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龙社团,唐明慷慨激昂,抑制不住的激动,一言一行之间神色皆是向往。
“二百多年前,一个外国来的柴火商人,找到了当时清社的龙头老大宋保公,要与宋保公起做一笔生意……”唐明娓娓道来。
二百一十二年前,一位名叫柴斯霍洛夫的外国商人,登上了九江的码头。
柴斯霍洛夫找到了码头的主人,清社的龙头老大宋保公。
宋保公原名就叫宋保公。
柴斯霍洛夫许以厚利,要与宋保公做一笔生意。
据说那笔生意有卖国之嫌,所以宋保公便严辞拒绝了柴斯霍洛夫,并将柴斯霍洛夫驱逐出了码头,严禁柴斯霍洛夫从清社管辖的任何码头上岸。
宋宝公此举惹怒了柴斯霍洛夫,清社随之也迎来了柴斯霍洛夫的报复。
柴斯霍洛夫并非一个人,他背后有着比清社更为庞大的力量。
他们在境外对清社出口的货物与人员进行了扣押,欲以此道逼迫宋保公就范。
宋保公后在码头亲自跪别被扣押海外的兄弟,承诺照顾其家人,宁可背上不义的骂名,宁愿祖宗留下的偌大基业散了,也不做那卖国之事。
毕竟先有国,后有家。
宋保公准备变卖产业,来偿还被扣押的货物。
而就在这时,龙团的天禄公出手了。
天禄公原名杨天禄,被后世尊称一声天禄公。
柴斯霍洛夫找到了天禄公,以帮助天禄公一举吞并清社为诚意,欲与龙团做一笔生意。
当时的清社与龙团势同水火,宋保公与天禄公更是不对付。
宋保公为信义变卖产业,天禄公本可以大举收购清社产业,从而做到九江一家独大。
可天禄公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还掏空家底,出手拉了宋保公一把,帮助清社脱离困境。
在大是大非面前,九江人拎得清,他们的老祖宗,可是为了抵御外敌,才成立了清社与龙团。
如今外敌再度入侵,兄弟之间心齐与否不容置疑。
清社与龙团的纷争,永远都是自家兄弟的矛盾。
自家的事岂容外人插手?让外人看了笑话?
一不负国家,二不负兄弟。
就这样宋保公与天禄公联手,成就了忠义无双的美名。
也便有了今日的清龙社团与清龙大饭店。
说到最后,唐明已经快要上桌了。
而听完这个故事的何安在面露沉思。
单听唐明所讲,这个故事有太多漏洞,太多的不合理。
要么这个故事是前人杜撰出来的,要么……这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
涉及……普通人接触不到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