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他身边的书童,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看到自家公子跪下,也赶忙跪下身去。
朱翊钧微微抬手,温和说道:“此处并非皇宫,不必拘礼,也无天子与臣子、百姓之分。起来吧。”
随后,朱翊钧转头看向张国之,吩咐道:“你先去都察院通报一声。”
张国之领命,而后便径直的朝着都察院中走去。
彼时,海瑞正在大堂主审案件,排队的百姓依次进入。
在张国之进入没多久后,右副都御史王一和,即刻带着六七名御史匆匆出来迎接。
他们将朱翊钧迎至侧堂,此处与大堂相近,朱翊钧坐下后,便能清晰听到百姓在大堂的讲述。
过了一会儿,原本隐藏在暗处的大批锦衣卫迅速涌入都察院……
而这个时候,坐在大堂上的海瑞也知道天子来了。
这个时候的大堂,一家六口,不过,他们没有什么冤屈,家庭整整齐齐的过来,就是想着给海瑞磕个头。
等到这一家六口,离开大堂后,锦衣卫便迅速出现,让想要进入大堂的百姓,稍稍等待。
而做完这一切后,张国之便过来,在朱翊钧耳边低语几句。
随后,朱翊钧起身,朝着大堂走去,这个时候,在朱翊钧身后已经跟着都察院的十几名御史,以及十几名锦衣卫。
孙承宗只能在人群后,远远地跟着。
大堂内,负责记录的几十名御史,见朱翊钧走进来,纷纷想要行礼。
朱翊钧见状,赶忙抬手示意:“免礼,免礼。”
众人这才直起身子。
此时,大堂外被锦衣卫隔开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不禁交头接耳起来。
一个瘦小的百姓满脸疑惑,指着朱翊钧说道:“这人是谁啊?那么年轻,官看起来比海青天还要大啊。”
旁边一个稍显富态的中年男子嗤笑一声,说道:“你这都猜不到?比海青天官还大的,那肯定就是皇帝了。”
“皇帝?皇帝怎么这么年轻……我记得,咱们的皇帝不是三十多岁登基的吗,这一看就不到二十岁……”有人惊讶地说道。
这话一说出来,自是引来周围诸多鄙夷的眼神。
“那是先帝。”
“啥时候换人了。”
“换了都七年了。”
“先帝已逝,今年是万历七年,天子十岁登基,如今可不就是这般年轻。”
这边大堂下的百姓们窃窃私语,伸着脑袋,去看大堂中的情景。
海瑞玩的是借势阳谋,此时的都察院都成了网红打卡地了,百姓们过来,只有极少极少的一部分,是来告勋贵状的……
所以,被隔开的百姓,此时都饶有兴致的看着大堂中的人,大多数人的目光,都在那个穿着一身白色服饰的年轻人身上。
朱翊钧站定,目光缓缓扫过大堂内的众人,神色凝重地说道:“朕今日前来,听闻诸多百姓前来都察院告状,状告权贵不法之事……“
“朕深知,律法乃国之根本,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显贵,只要触犯律法,都必须一视同仁,严惩不贷。你们身为御史,肩负着监察百官、维护律法的重任,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这几日,都察院的爱卿们都辛苦了,等到此间事了,朕就安排你们,休息两三日……”
众人皆低头聆听,神色恭敬,即便皇帝说着要放假,众人心里面高兴,可还是一脸严肃。
因为对于御史们来说,天子亲临都察院,算是朝廷重大事件,要端着些……
而后,朱翊钧转头看向海瑞。
“爱卿,朕给你领进来一个年轻人,他是你的仰慕者,就让他待在你这里片刻吧。”
说着,朱翊钧便指了指在人群最后面的孙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