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队伍,是极其脆弱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将帅在以少战多的时候,都会选择伏击战的原因。
所谓伏击战,就是埋伏起来,等着敌人行军的时候偷袭,敌军首尾不相顾,没有阵型,故而很容易击破。
风险高,收益大,才能以少胜多。
所以沈长恭在行军的时候,为了防止被伏击,直接就是让热气球升空,斥候开路,务必要保证安全。
这十几万齐军就是正在行军的时候,被镇南军给伏击了。
齐军都懵了,特么的周围全都是平原,放眼望去连座山头都没有,那四面八方冒出来敌人是哪来的?天上掉下来的?
人的眼睛看不到十里外的人。
南王马凌在确认了敌军的位置后,便让十万镇南军化作了十个队伍,绕路包围,从四面八方向着这一支齐军队伍进行猛攻。
十几万齐军,前前后后足有十几里长,战线实在是太长了,南王为了不让他们跑掉,选用了分兵击破的战术。
讲真的,十万骑兵冲击一个点,和一万骑兵冲击一个点,作用是一样,因为人太多了也施展不开,队伍臃肿,中间的根本无法杀到敌人,只能跟着冲。
那些齐军看到镇南军,还以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匆忙迎战,一团乱麻。
镇南军迅疾如风,可不会给他们反应的时间,直接杀进敌军之中,轻而易举的穿透而过,将敌军分割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阵,然后再次冲杀。
齐军太乱了,根本无法招架,被包围的拼死抵抗,没被包围的撒丫子就跑。
可是他们两条腿,如何跑的过四条腿呢?
这是一边倒的屠杀。
经过了整整一天的战斗后,镇南军杀伤敌军十几万,俘虏一万多人。
战斗结束,南王缴了那些俘虏的武器,下令镇南军押着他们,让他们挖坑埋人。
南王可不是沈长恭那种好脾气,他对待敌军向来都是冷血无情的。
那一万多俘虏,说的好听点是俘虏,说得不好听点,那就是奴隶。
这些俘虏们挖坑,埋葬了自己同伴的尸体,然后安营扎寨,让镇南军休息,他们连营帐都少得可怜,很多人挤在一个营帐里,还有人露天而睡。
缴了这些齐军队伍武器、物资和粮草,镇南军收获满满。
而后,南王再次出发,去与主力汇合,一同前往杏阳关。
齐军主力被剿灭,杏阳关这边只有一万多人在驻守,面对来势汹汹的三十万燕军,他们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直接弃关跑路了。
不跑也没办法啊,燕军人多势众,还有火炮能够轰碎城门,轰塌城墙,他们的抵抗毫无意义。
他们跑了,跑到了齐国北边的郡城里,在那里驻扎了下来,与地方军联合起来,准备抵御燕军。
对于这件事,齐皇也没有指责他们,只是让他们好好抵挡燕军,并且委任了一位主帅,去调集齐国北境的地方军,来延缓燕军拿下的步伐。
几乎都是坤国之战的翻版。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战争就是这样,齐国国都临淄的兵马,只剩下二十万人了。
南王在打下杏阳关后,并没有贸然进入齐国境内作战,而是直接驻扎了下来,等待兰陵王的大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