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汤握着一卷尚未阅完的奏折,心中却早已失去了平静。
他的思绪飞回到儿子张安世年幼时的时光,那时的张安世聪明伶俐,勤学苦练,从不贪玩,是他心中的骄傲。
可如今,曾经的那个儿子似乎已渐渐消失在这繁华的元朔城中。
张汤反复思索着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回忆着这些年来他对儿子的教育和引导。
他不禁问自己:“我还是错了吗,让安世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奋斗经历,想起曾经为官的艰难与荣耀。
他曾经以为,只要为儿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优越的条件,张安世一定会比自己更出色。
然而,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安世真的不羡慕那种富足的日子吗?
张汤意识到,自己过于关注张安世的学识和才干,却忽略了对儿子的内心世界的关怀。
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张汤终于明白,自己作为父亲,在某种程度上是失败的。
他没有教会儿子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名利。
想到这里,张汤不禁心中沉重。
他意识到,自己这个做父亲的,需要对安世进行一些引导。
若不然张安世可能会越陷越深,最终迷失在这灯红酒绿的世界中。
张汤决定,等安世回来,他要与其促膝长谈。
此时此刻,张汤深刻地感受到作为父亲的失败。
自己太过主观了,而忽略了张安世的感受。
天色渐亮,张汤望着窗外渐渐泛白的天空,心中已下定决心。
他相信,虽然儿子现在短暂的迷失了方向。
但自己的儿子有着足够的智慧,不会一直沉沦于虚荣和享乐之中。
而就在此时,张安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
他的步伐有些踉跄,眼神迷离。
张汤看到眼前的儿子,心中一阵酸楚。
于是缓步上前,扶住儿子,语气沉重却带着温情:
“安世,自从你拜入华夏理工,我们父子之间,已经很久没有聊聊了。”
张安世闻言愣神了片刻,他知道自己父亲想说什么。
于是便跟着父亲来到了书房之中。
书房布置一如既往的简单,除了那些破书,连个茶水都没有。
张安世知道父亲这么做的目的,但若是换作他,他不会如此。
书房内,张汤的目光柔和却坚定。
他将自己心中的忧虑和对儿子的期待一一倾诉。
张安世听着父亲的话,心中逐渐升起一种复杂的情感。
既有对自己沉迷于享乐的愧疚,也有对父亲的敬畏和依赖。
这一晚,张汤没有训斥儿子,也没有责备他。
而是用最平和的语气,向他讲述了人生的道理。
讲述了他作为父亲的期望和关心。
张安世静静地听着,内心深处的欲望被压制,理智在悄然复苏。
这场谈话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
沉默许久的张安世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愧疚:
“父亲,孩儿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但孩儿就是想去体验一番。”
“等孩儿把那些钱财花完,孩儿也就不会在迷恋那些。”
“孩儿没有忘记您的教诲,也不敢辜负师傅对我的厚望。”
“只是孩儿压抑的太久了,想好好的放纵一次。”
“此次之后,孩儿依然是那个名震元朔学堂的张安世,也依然是大汉廷尉张汤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