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老爹这一谋划简单而又直接。
“爹,您不愧是咱大汉国的帝王,甚是英明。”
“只是孩儿这里可能还有着更好的计谋。”
刚咧开嘴的刘彻不自然的又闭上了:“那你来说说,该如何让那些诸侯国乖乖就范?”
刘大海稍微想了想道:“爹,您可听说过兵不血刃?”
刘彻瞪了刘大海一眼,刚才你爹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爹您先别急啊,您的那个计谋自然是可行的,只是这样一来,会让诸侯国更加敌视我们。”
“孩儿有一计,可以无需我们干预,即可让那些诸侯国乖乖就范。”
刘彻闻言立即来了兴趣:“朕就知道你这兔崽子早就想好了,快说说看。”
“爹你听说过什么叫舆论吗?”
“舆论可以看作是百姓对当下某一事件的看法,当绝大多数百姓都持有相同的看法时,舆论就产生了。”
“我们可以先通过报纸来表示对那些愿意出资修建道路和学堂以及各种设施的商会提出表扬,
然后再发出询问,如果大汉国所有人都有这些商会一样的胸襟,那大汉国将会是怎么样?”
“如此那些百姓就会由心底的佩服那些商会,大加赞扬。”
“可是若是当他们发现,他们所在之地毫无动静之时,他们会怎么想?”
“如果此时再有一两个文化人稍微讲解一下其中缘由,那些百姓又会怎么看?”
“爹你想想,当诸侯国内的百姓,每日里都是谈论他们何时才会修建道路,修设学堂时,再有人提一嘴,
诸侯国王不愿意他们的百姓富裕起来,不愿意看着他们的孩子读书开智,以变得难以管制时,这些百姓又会怎么去想?”
“我们大汉国的百姓虽然有时候愚昧,但不是傻,他们能分得清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到底谁对他们好,谁想他们都过上好日子。”
“如此一来,如果那些诸侯王还不愿有所动作,诸侯国内的百姓就可以适当的反一反了,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也时候该我们出手了。”
刘彻深吸了一口气,这招,对诸侯国有用,对他们也同样有用啊。
但很快,刘彻就又释然了,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百姓们能生活的更好的。
若不然,他又何必掏自己少府的钱财去派遣大军驱赶匈奴呢。
有那些钱,够他享乐无数年了。
如果真有一天,大汉国到了让全国百姓都厌恶的那一天,大汉国也该灭亡了。
“那大海,这件事就交给你做了。”
刘大海点了点头,同时有些佩服自己老爹的胸襟。
不愧是能比肩秦皇的存在。
如果后世帝王都能够向老爹这样一心为国,那大汉岂不是能永世长存?
想了想刘大海又接着道:“爹,这事其实是必然的,当有一天,大汉国的孩童都读书之后,大汉国的文化人会越来越多,
他们更能认清世界,舆论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而身为掌权者的我们,不是要阻止这些舆论的出现,而是去解决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