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国的疆土越来越大了啊,不知道若是大海站在他这个位置,会如何治理呢?
还好他刘彻自己就比较圣明,若不然被自己的儿子比下去,岂不是会让天下人笑话。
朔方城中。
当曹襄见到卫青时,就已经知道,卫青没有遇到自己的信使,还不知道那件事情。
曹襄身为太守,自然有为大军送行的责任。
只是曹襄选择了拦下大军,然后在卫青耳旁低语了几句。
卫青脸色极速的变了变,然后就下达了命令,全军暂时在朔方休整。
这人许多将士都感觉到一丝不满。
毕竟大军每多停一日,消耗的物资都是海量的。
但看平阳侯的模样,似乎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想到对方的身份,大多数将领立即就想到,对方应该已经告知了陛下,想必很快就会有圣旨抵达吧!
李广身为后军,此时他看任何人都感觉有些不满,他觉得,这里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后军,唯独他不合适。
这些人通过右贤王一战,已经捞了不少军功了。
他李广就不能去捞一把军功吗?
尤其是那前军,虽然那个小匈奴王他也有耳闻,曾为大汉国立下过不少功劳。
可是对方毕竟是匈奴人,还是伊稚斜的人,胆敢让对方身为前军,攻打伊稚斜,他们的陛下和大将军,还是很有气魄的。
只是一旦对方中途心生他意,将会给大军造成极为严重的损伤。
随即李广叹了口气。
然后转头看向了骑都尉,看着他那个小儿子,如今成为了骑都尉的二把手,李广心中十分苦涩。
连他曾经最不看好的儿子,如今都能成为一支独立行军的骑军偏将。
他李广却只能成为后军。
此次除非天降大运,要不然,想要捞功劳又是妄想。
要是他的儿子比他这个父亲还先封侯,那他的老脸……
天色已经暗淡了下来,刘彻的密旨也终于堪堪抵达。
送旨的是绣衣使者,这群人的效率远比正常的信使高的多。
卫青快速的浏览了圣旨中的内容,然后将其收起。
此事如同他预料的一般,既然大海提出了隐患。
那以陛下的性格,就绝不会再重用赵信了。
虽然卫青觉得,赵信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可是宁可信其有的道理他自然也是懂得。
随即卫青看向了大海道:“大海,你觉得此次随行的将领之中,谁能代替赵信成为前军的位置呢?”
刘大海稍微想了想,反正历史的轨迹早已经发生了偏移,那他没什么好顾及的了。
于是道:“我觉得李广可以担任此次大军的前军,毕竟李广对匈奴作战还是有着十足的经验。”
卫青点了点头,李广的能力是公认的,只是对方的运气实在不佳。
既然大海选择了李广,那就让李广成为他们大军此次出征的前锋吧!
刘大海想到了那句李广难封,那此次就给李广一次机会吧!
毕竟,那可是一位为大汉国戍边无数年的老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