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很是欣赏自己的这个丞相。
知道在正确的时间发表正确的言论。
随即刘彻就看向了身为御史大夫的公孙弘。
公孙弘也急忙迈出一步道:“陛下,臣也以为应当收回铸币权为少府私有,
如今大汉国流行着多种不同钱币,其中有些甚至比我大汉国官方货币还要贵重,简直是不把官府放在眼里。”
“而且,许多诸侯国和世家都以铸造私币来谋巨利,这对国朝不利,更是对天下百姓的不公。”
“所以微臣觉得,陛下不仅要收回铸币权,还要定下严格的律法,让那些胆敢私自铸币者,被律法严惩。”
刘彻听见公孙弘的提议,眼前一亮。
看来自己给他这个御史大夫之位没错啊。
同时刘彻觉得,公孙弘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到时候继承薛泽的相位也不是不可的。
他刘彻,需要的就是这种站在自己一方的丞相。
而不是和他对着干的丞相。
见对此事最有发表权的两位大人都已经表示无异议了,其他大臣自然而然也是赞同了。
其实最大原因是,私自铸币和他们关系并不大。
如今大汉国胆敢私自铸币的,大部分都是诸侯王。
而刘彻想要进一步消弱诸侯国的权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反对这事就和反对刘彻出兵匈奴一样,根本不可能。
而且,刘彻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你和他对着来,他有的是办法冷落你处罚你。
没人会怀疑刘彻是否是一个明君,但也没人喜欢刘彻这样的明君。
见没有人有异议,刘彻这才满意一笑。
随即刘彻吩咐道:“那廷尉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律法吧,在朕的诏令下达之后,
再有胆敢私自铸币者,重罚之。”
“同时,朕也会令少府铸造一种新的铜币,用以取代我大汉原本的货币流通。”
“至于旧币如何兑换新币,到时候统一交由少府制定相关规则。”
已经晋升为廷尉的张汤上前道:“臣遵旨,臣会尽快责令我廷尉人员为铸币一事制定相关律法。”
对张汤的能力刘彻还是很信任的。
相信他们廷尉会帮朕制定出几条合适的针对私自铸币的律法。
随即刘彻就又道:“今日朕所要宣布的第二件诏令,和天下百姓息息相关,
在宣布这第二件诏令之前,还请大司农和少府卿分别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今我大汉国国库的富裕程度,以及我少府财富情况。”
时任大司农的郑当时闻言站了出来,向大家介绍着如今国库的盈余状况。
当群臣听到如今国库已经扩建三次,比景帝时期富裕三倍有余之时,一个个目瞪口呆。
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为何陛下这两年又是扩军,又是为全军将士更换装备。
国库之中还会存有如此多的钱财。
难道之前陛下并没有动用国库中的钱财?
当少府卿开始公示现在少府拥有的财富时。
群臣彻底坐不住了。
陛下哪来的这么多钱财?
当今大汉国最耗费钱财的地方,均在军队之中,扩建军队要钱,装备钢制武器要钱,将士们打了胜仗归来赏赐也要钱。
如果这些钱由少府供应,那国库中的钱财基本就五损耗了。
所以国库自然而然地就满了。
所以刘彻才决定动用国库中的部分钱财,在全大汉范围内修建水泥路。
见群臣都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刘彻很是满意。
随即刘彻趁热打铁道:“所以朕决定,废除对百姓征收的算税和口税,同时,把百姓原来税收的三十税一,改为五十税一。”
刘彻此言一处,群臣先是楞了片刻,而后纷纷道:“陛下圣明!”
即使很多人对刘彻心怀不满。
但对方有如此气魄为天下百姓大幅度减轻税赋,谁又能不为其歌颂?
刘彻做这么多事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差钱。
让这些大臣们以后少议论他大军出征以及建筑新城耗费奢巨之事。
随即刘彻又道:“这第三条诏令,就是朕决定,苍海郡、西夷、南夷、朔方郡均要置,一个都不能少,你们可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