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优胜劣汰是不可避免的规律。
这就如同米国股市一般,大多数的股票表现平平甚至糟糕透顶,很多股票的价格早已跌破了当初的发行价。
但总有那么几家公司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宠儿,吸引大量的资金注入股市。
比如后世着名的“七公主”等企业。
大量的贷款和资金都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这些明星公司,使其不断壮大并引领市场潮流。
即便是这个80年代也是一样。
港股以前是英伦的徒弟,漂亮国金融市场起来后,又向美股学习!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嘛,既然拜在了人家门下,自然就得有模有样地学着点儿。
股市大量的资金流向陈少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当其他上市公司看到证监会会插手发函问询。
等了几天,却发现证监会一直按兵不动、毫无出手之意。
那些上市公司的老板们顿时急了,家里还有些许家底的老板们犹豫再三之后。
就只好照着之前港督府的救市策略来。
于是乎,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不少上市公司纷纷主动出击,开始自掏腰包,在市场上大肆回购自家的股票。
一家又一家的上市公司接二连三地发布公告,表示将积极回购股票。
这消息一经传出,如同给原本略显冷清的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一般,瞬间点燃了投资者们的热情。
这使得整个港股市场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仿佛又回到了牛市当中。
交易大厅里人头攒动,股票买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而随着众多上市公司的回购动作不断推进,港股大盘也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似的。
一路高歌猛进,连连上涨了上百点,轻轻松松便突破 700 点大关,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就在这场看似皆大欢喜的回购热潮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尤其是像港灯、中华煤气、和黄、长实、汇丰、恒生、九龙仓、新世纪…等,这些在港股中蓝筹股。
它们在连续收购了一两天之后,突然惊讶地发现,自己公司在市场上的流通股竟然变得少得可怜!
这一现象顿时引起了这些公司高层的警觉,心中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有人在背后搞鬼不成?
越想越不对劲,不搞清楚原因,让他们寝食难安。
“究竟是谁偷了我们的股票?”
立马发动自己旗下势力,展开调查。
可越是调查,他们越是不安!
他们发现在这近一个月时间里,有大量来自海外的账户,不断的抄底他们公司的股票。
“怎么回事,我们汇丰的流通股,甚至不少私人股东的股票,都被欧洲神秘资金收购了!”
“什么?是来自漂亮国和倭国势力在收购和黄和长实!”李超人听到手下汇报,顿时脸色大变。
…
不少公司,几乎同时查股票流通情况,这么大动静,想不引起注意都不可能。
陈飞旗下势力自然注意到了他们动作,将其汇报给了他。
“好戏要开始了吗?我是不是会成为举世皆敌呢?”陈飞喃喃自语,脸上却露出期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