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可以,官家是打算从民间选还是从官员家中选?”
皇上:“你有什么想法?”
李妍:“官家选妃,又不是我选,我能有什么想法。
总之,官家到时候就把人数和位份告诉我,我安排住处安排伺候的人就行。
不过,进宫之前都让太医给好好检查一下身体,别找些不能生养送进来,还要出银子替他们父母养活她们。后宫妃子首要的任务就是替皇上开枝散叶。”
李妍是看明白了,这个皇上也不太在乎后宫女人的家世及女人的婚史。
她现在算是看出来了,刘娥是二婚这事,皇上肯定是知道的,可他接受了。
不但接受了,并且还给予了高位,还要给她后位。
很是匪夷所思。
不过,要是将来自己儿子福宝也是这样的选妃标准,自己可是坚决不能同意。
哪怕用母亲的身份压他呢,也不行。
皇上看李妍在那里沉思着不说话,就问:“你想什么呢?”
李妍说:“在想我儿子长大后选妃呢。”
皇上:“你这想的是不是早了?他现在还走不利索呢。”
李妍:“的确早了。只是刚才皇上说起来,皇上后宫的妃子我左右不了,但我儿子的后宫妃子,他必须听我的。”
皇上:“哦?看来,你是不会按照现在的方式选了?”
李妍没觉得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她说:“那当然。如果是福宝选,我这个当母亲的就会从官员中选。
我会定期或三年或五年,把官员家的女儿都请来赏花,从中挑选。
或者干脆就几年来一次选秀。虽然现在我就一个儿子,但是将来,我孙子会有很多。
那时候,众多孙子就采取这样的办法,从官员中选合适的女子,作为我儿子、孙子们的正室、侧室及侍妾。
无论是最高的正室还是最低的侍妾,都从官员家中选。不过是官职大小罢了。”
皇上:“为什么?”
李妍:“当然是为了他的后代子孙着想啊。母亲的智商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官员家的女儿别的不敢说,官员本身就是聪明的,不然也不能进士出身并当上官员吧。
而他们的女儿呢,那脑子相对的也都聪明。所以,这样的人生的孩子也聪明。
而且,她们本身就识文断字,又是在很好的环境中长大,对将来生的孩子教养上能让人放心。
毕竟,穷人家的孩子教育不好,就只祸害他们一家一族,可皇家的孩子如果没教养好,是会祸害一方天地的。”
李妍知道宋朝的后宫中女子多来自民间,受这些民间母亲的影响,宋朝的皇帝大多很内敛。所以,内敛来内敛去的,就变成了懦弱了。
大好的开局,惨淡的结尾,要李妍看,和宋朝后妃制度及皇子教养有关系。
皇子的教育,皇子是需要接受皇位传承的,她暂时不管。
眼下后宫妃子的品级啊,要是能改就改,不改她也无所谓。
还有儿子呢。
等到了他儿子上位了,有多少改不了的。
不说后宫女子的来源了,就是选妃制度,也可以参考清朝的选秀。
如果害怕外戚干政,可以限制一定品级的女子进宫啊。
比如三品官或者四品官以下的女儿可以被选进宫。
甚者后宫女子一但有了高位,那她娘家职务就可以限制一下的。
但她儿子的后宫女子,一定要正经八本进士出身的官员之后才行。
不然,生的孩子就只会不断地长高了或者只会长胖,那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