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娟的寓言故事,小孩子肯定喜欢,还不犯什么忌讳。
就这样,徐月娟去了儿童出版社。
她和编辑们商讨了很久,编辑看许月娟拿着铅笔,无论说什么故事,她的手下漫画信手就画出来了。
而且,她的漫画多是拟人化的,还不同于这个时代他们常看到的那种夸张画法。
编辑看徐月娟的画法精妙思维敏捷,只是这个学历太低了。
不然,哪怕高中学历呢。
过后,他跟着同事和主编聊着徐月娟的才华,可惜着她的学历低。主编想了想,说:“不然咱们就把她借调过来干一阵,看看情况,如果这边书的效益好,转正也不是不可以。就是不转正,在这里做个临时工,也未尝不可。”
于是,大家一致同意。
就这样,徐月娟被借调到了儿童出版社工作。
不提厂子里的工人们的震惊,以及刘慧芳那隐藏不住的记恨的发红的双眼,徐月娟终于算是离开了车间。
实在是她的工作太枯燥了。
别人都震惊羡慕甚至有的是嫉妒,可宋大成就有点心不在焉的了。
他和徐月娟离婚后,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看到这个家里没有一丝丝徐月娟曾经生活过的痕迹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
常有人说,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宝贵。
宋大成在徐月娟在的时候,每天兴冲冲地去刘家,围着刘慧芳转,怎么看刘慧芳怎么好,怎么善良,怎么体贴。
可徐月娟走了,他突然就对刘慧芳对刘家感到乏味了。
所以,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去过一次。
无论那边是孩子病了,还是老太太的什么物件坏了,或者搬秋白菜萝卜卸煤饼子,谁来叫宋大成他都不过去了。
后来直接说:“还是让王沪生干吧,我一个单身的爷们去了不合适,毕竟我和刘慧芳曾经打算结婚来着,现在再联系影响不好。”
然后,老刘家就水深火热了。
那些活,王沪生这个云端里坐着的人哪会干啊,这些活都是站在地上的宋大成这类人的活。
现在,刘慧芳也不温柔了。
两个孩子,这个哭那个闹的,她也顾不过来,不时的身上就带着奶渍或者饭汤的痕迹去上班。
这时候,有人劝刘慧芳把小芳送人的时候,她是真的动心了。
就这样,在不久之后,一对南方的夫妻把小芳给领养了。
因为徐月娟一直关注着这个小芳的事,所以,在他们领养孩子的时候,徐月娟就偷着调查过。
原来,他们留给刘家的姓名地址都是假的,实际上,他们是黑省那边的人。
不过,他们倒不是想做什么,只是今后再不想让孩子和他们联系罢了,怕养大了孩子后鸡飞蛋打。
徐月娟知道他们是黑省那边的一个煤矿工作后,记住了姓名地址就不管了。
送走了小芳,这回刘慧芳也不矫情了。
她这个好人、善人的面具算是摘了下来。
不过这对她也许是好事也说不定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年过去了。
这一天一上班,单位的同事就把报纸递给刘慧芳,说:“你这些年的学习终于可以有用武之地了,瞧,恢复高考了。”
作者有话说:昨天同往常一样是三章一同发的,只是后两章没过审,很无奈。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曾经发生过几次。
我这本还算好的,另一部小说,在前天的时候还接到审核不通过的消息。只是,不通过的小说都发了两个月左右了,再让我去改肯定做不到。所以,干脆就把不通过的全都删除了。
在这里,想对老友们说,很不好意思,耽误你们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