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龙翼的眼中,空气与水仿若一体,船既能于水中遨游,那自然也能在天上翱翔。
正因如此,他所打造的飞艇,和帆船类似,都有一个硬的骨架,骨架是由一根腹部纵向大梁和24根长杵及16个框架构成。
不仅如此,他还巧妙地运用了诸多纵向与横向的拉线,以此来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固性。而在这骨架之外,则是覆盖了一层由防水布精心缝制的蒙皮。
至于飞艇的内部,更是与帆船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它采用了隔水舱的蜂巢结构,这蜂巢的中央,乃是空气舱,通过巧妙地充气与放气,便能自如地控制飞艇的升降。
而蜂巢的其他舱室,则装载着氢气气囊,从而保证飞艇的浮力。
由于蒸汽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蒸汽动力的发电机出来后,电解水获取氢气变得极其简单。
加上蒸汽螺旋桨出来后,机械动力问题也解决了,于是氢气飞艇在去年的十二月底就已经制造成功并通过了长距离试航。
之所以一直处于研发阶段而没有批量制造,核心还是因为朱琳泽希望飞艇使用氦气作为浮升气体而不是氢气。
倒不是他矫情,而是因为氢气易燃易爆。
飞艇身处上千米的高空,一旦着火,救无可救,到时损失不仅是飞艇,还有数百精英的生命。
类似历史上德国兴登堡号飞艇爆炸的事件,朱琳泽不希望在飞天营身上重演。
可氦气的提取需要反复液化和分馏含有氦气的天然气,然后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和提纯。
这个过程过于复杂,而且成本太高,石油研究所至今也没有找到批量提纯氦气的方法。
也因为如此,飞天营目前仅有两架浮空飞艇,这还是到了吕宋后,玄逸子成功研制出了导电涂料,大大降低了氢气飞艇燃烧的风险后,朱琳泽才允许其执行军事任务。
龙翼二号。
长一百五十米的吊舱分为两层,上层是驾驶舱、发动机室和客舱。下层是货仓和卫生间。
客舱分为三纵列,每列两排,能同时乘坐三百余人。
此时的客舱内,除了端坐身穿各色作战制服的军人外,还有不少东明的官员。
这些官员大部分来自福建行省,其中有几位是刚上飞艇没多久的南京官员。
官员们既有身穿绯袍的高官,也有身穿青袍和绿袍的中低级官员。
无一例外的是,此时的官员们个个都是脸色苍白,表情复杂,有的攥紧了拳头,有的抓住椅子上的扶手大气都不敢喘,还有的紧靠着椅背,紧闭双眼。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身处在上千米的高空飞行,虽然现在是黑夜看不清外景,可这种提心吊胆的感觉却挥之不去。
其实,相比飞机而言,飞艇的舒适度和平稳性要好太多。
因为他不需要跑道助跑,不需要抬头起飞,也不需要盘旋俯冲降落,可以非常平缓的垂直升降。
除此之外,飞艇所需的动力极小就可以快速飞行,因为他的载重无需发动机来承载,而是由氢气气囊的浮力来保持悬空。
据后世的资料分析,用飞艇运送一吨货物的燃料,要比飞机少68,比直升机少94,比火车少一半。
虽说飞艇异常平稳,可这个年代又有几个人体验过在蓝天白云间纵横驰骋的感觉,这种极度的恐惧和不安也就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