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褚!你心里应该跟我一样明白得很呐!
咱们在这摩托车生意里能拿到手的分红仅仅就只有百分之三十而已。
如果再从中分出去一些给那个覃柴厂,那我们可真就要亏到姥姥家去啦,这不就是纯粹地赔本赚吆喝嘛!”
董必昌满脸怒气冲冲地嚷嚷着,两只眼睛瞪得浑圆,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
褚青山微微皱起眉头,神色严肃地看着董必昌,沉声道:“老董,像这种如此不利于大家团结一心的话语,以后还是尽量少讲些吧!
难道你没瞧出来如今究竟处于怎样一个时刻?”
说罢,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要平复一下情绪,但紧接着又开口说道:“更何况,这世间的钱财哪有挣得完的时候呢?
有时候啊,唯有做到让各方都能分得一杯羹、共享利益,这样才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再者说了\"
董必昌用力地摆了摆手,直接打断了褚青山的话语:“老褚,你就别费心思来做我的思想工作啦!
就算你把嘴皮子磨破、说得天花乱坠,我也是绝对不会改变主意的!”
只见他眉头紧皱,一脸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原来,董必昌心中早已有一番盘算。
他一直盼望着能够尽快将摩托车厂成功筹建起来,这样一来,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安排一些来自西北区域家属的待业青年们进入厂里工作。
毕竟这些年西北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十分有限,许多年轻人都处于闲置状态。
然而,如果现在要分给覃柴厂一部分利润,那么按照常理来说,对方肯定会要求相应地分配一些工作名额过去。
如此一来,原本属于他们这边的资源和机会就要被分割出去一部分,这对于董必昌原先的计划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更为重要的是,就在今年春节举办的茶话会上,当着众多西北区域同志的面,董必昌曾经信誓旦旦地做出过郑重承诺——只要摩托车厂顺利建成,就一定会想方设法解决一部分待业青年的工作难题。
要知道,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西北区域的人口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截至目前为止,光是西北区域各个县市累计下来的待业青年数量就已经高达上百万之多。
而且,这其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青年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勇敢地投身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参与劳动锻炼。
若非如此,可以想象得到,整个西北区域的待业青年人数恐怕远远不止千万这么简单呢!
所以无论如何,董必昌都必须坚守住原则,绝不能轻易让步。
“老董!你的眼光还是有些局限性……我知道你向底下那些干部同志们许下承诺,说是要帮忙解决一部分待业青年的工作难题。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将覃柴厂拉进来。
摩托车厂规模必然会扩大,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更多的工作岗位!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只要覃柴厂肯参与进来,那么绝大部分的资金投入都能由他们来承担!”
董必昌聚精会神地听完老搭档这番话后,眼睛突然一亮,紧接着他像是恍然大悟一般,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儿,嘴里忍不住叫道:“哎呀,老褚!你既然有如此绝妙的计划,咋不早点跟我说呢?”
褚青山见状,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香醇的茶水,然后才接着说道:“老伙计,你先别急着责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