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外,明军与绿营军的对峙仍在持续,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久久不散,仿佛在诉说着上一场激战的惨烈。明军营地内,李奇与诸将围坐于营帐之中,灯火摇曳,映照着众人凝重的面容。
“诸位,上一战我军虽初战告捷,但绿营军主力未损,如今他们据城而守,强攻恐非上策。” 李奇率先打破沉默,目光缓缓扫过众将,手中的马鞭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 “哒哒” 声,似在为这凝重的气氛添上几分紧迫。
梁家富微微点头,轻抚胡须,接话道:“将军所言极是,绿营军经此一败,必定加强防备。依末将之见,我们可佯装攻城,派出小股精锐佯装主力,吸引绿营军注意力,而后主力部队绕道侧翼,寻其防守薄弱之处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梁将军此计虽妙,可绿营军也不乏善战之人,万一识破,我军恐陷入险境。” 王洋眉头紧锁,眼中透着一丝担忧。他深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众人陷入沉思,一时之间,营帐内只有灯火的 “噼啪” 声。许久,郑大胜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将军,末将愿率敢死队先行攻城,就算吸引不了全部敌军,也定能搅乱他们的部署,为大军创造机会!” 郑大胜性格豪爽,战场上向来勇往直前,此时主动请缨,自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李奇凝视着郑大胜,心中既感动又犹豫。片刻后,他微微摇头:“郑将军勇气可嘉,但不可轻易涉险。我军如今需要的是智取,而非单纯的勇拼。”
就在众人苦思冥想之际,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紧接着,一名士兵匆匆入帐,单膝跪地:“报!将军,我军侦察兵发现绿营军后方有异动,似有一支清军援军正在赶来,人数约摸数千之众!”
此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营帐内炸开。众将脸色大变,原本棘手的局势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这可如何是好?若清军援军与绿营军会合,我军兵力将处于劣势。” 胡有财焦急地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
李奇却很快镇定下来,他目光深邃,凝视着沙盘,脑海中飞速盘算着应对之策。良久,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传令下去,全军立刻进入戒备状态!让炮兵部队在城外高地秘密集结,务必隐藏好身形。胡有财、王洋二位将军,你二人各率一支人马,分别从东西两侧佯装迂回包抄,吸引绿营军主力。待敌军主力调动,郑大胜将军率主力趁势猛攻其正面,打他们一个中心开花!”
“那清军援军这边如何应对?” 梁家富问道。
“梁将军,你率我军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携带足够的炸药,绕道后方,突袭清军援军。不求全歼,但求拖住他们,打乱其行军节奏,为我军争取时间解决绿营军。” 李奇语气坚定,有条不紊地部署着任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众将齐声领命,各自奔赴岗位。一时间,明军营地内忙碌起来,士兵们迅速整理装备,检查兵器,士气虽因清军援军的出现受到些许影响,但在将领们的鼓舞下,依旧高涨。
城外,绿营军营地内同样得到了清军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士气大振。他们站在城墙上,望着明军营地,眼中满是挑衅与得意。“哼,明军这下子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等援军一到,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一名绿营军将领哈哈大笑道。
然而,他们并未察觉,死亡的阴影正悄然向他们逼近。在夜色的掩护下,明军的行动悄然展开。胡有财与王洋率领的部队如鬼魅般向东西两侧移动,故意制造出较大的动静,吸引绿营军的注意。城墙上的绿营军果然中计,纷纷将主力调往两侧,准备应对包抄。
就在此时,郑大胜率领的明军主力如猛虎出闸,向着绿营军正面阵地发起了猛烈冲锋。早已就位的炮兵部队也在同一时间开火,炮弹呼啸着划过夜空,精准地落在绿营军阵地上,顿时火光冲天,土石飞溅,绿营军被炸得人仰马翻,哭喊声一片。
而在绿营军后方,梁家富的骑兵部队如一阵疾风,冲向清军援军。他们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迅速接近敌军,然后将携带的炸药纷纷投向清军队伍。爆炸声此起彼伏,清军援军阵脚大乱,马匹受惊狂奔,士兵们四处逃窜,一时间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正面战场上,郑大胜身先士卒,挥舞着大刀,带领士兵们与绿营军展开激烈厮杀。明军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喊杀声震彻云霄。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绿营军的防线逐渐崩溃,他们开始节节败退。
城墙上的绿营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弃城而逃。明军乘胜追击,缴获大量物资与兵器。这一战,明军再次以智取胜,不仅化解了清军援军带来的危机,还重创了绿营军,进一步巩固了在太原城外的优势。
当黎明的曙光洒在太原城上时,明军将士们屹立在城头,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满是自豪。但李奇深知,这仅仅是阶段性的胜利,前路依旧漫漫,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而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不断进取、随机应变,方能为大明闯出一条血路,光复昔日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