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重工应该就是段家的那个公司,也就是燕炎打算利用燕蕊联姻的那个。
“转型机械零件,这是准备给恢弘重工提供零件生产了,算是配套的产业了。”
继续看。
这一篇文章是当时的一个记者写的。
还是江海日报的记者。
标题为《江海建材大咖转型之路》
深大建材在燕炎的带领下,出售了原有建材市场的生产机械,转型更加复杂的机械零件生产,这是由低技术行业向高新技术发起冲击,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但是从我们采访得知,转型是极其困难的。
深大公司的员工并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复杂的机械零件生产经验。
而一座零件加工厂,必须配备熟练的工人和工程师。
难道要进行大裁员,然后雇佣成熟的工程师和工人吗?
当我们问道燕炎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
燕炎董事长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经过我们公司的元老们一致决定,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名员工!我们采用先学带后学,然后实现共同技术掌握,共同富裕的方式!”
后来经过深入了解,燕炎这一套政策非常具有前瞻性。
因为深大建材是一个巨大的公司,拥有着一万名员工。
想要停工全部去培训,这是一笔超级巨大的开支,很显然深大支撑不了。
于是高层们想到了一个办法。
从员工中选出最聪明的那一批,去国外进行专业的培训!
年轻的优秀员工去学习工程知识,年纪大的优秀员工去学习技工知识。
当这一批人学成归国后,他们已经学懂了,那么他们就可以给剩下的员工传授知识。
以这样的先学带动后学,可以极大程度的节约公司成本,以达到迅速转型的目的。
经过我们的采访,深大员工都非常赞同这个措施,并且在基层积极的开展了举荐,选出那些优秀聪明的员工先出国学习。
他们坚信,这些先学的聪明人学会后,一定会教会他们后学的,以达到公司成功转型,共同迈向富裕的理想。
当我们询问燕炎为何要这样做的时候。
他说道:“我们公司需要一大笔钱来购买先进的机床组建生产流水线,剩下的钱只够500人进行培训,虽然是不得已的办法,但我们一致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我们一定能够转型成功的!”
对此,记者们也非常激动,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
“那燕董,这个措施具体是谁提出来的呢?”
燕炎:“是一位神秘人,他在我们最危急的时刻提出了这个办法救命的办法,我相信我们一定走在了一条正确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