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方向上见识有所不足,有一些事拿不准,还得你这位商业精英,给我把把关。”
洪禹生和丁梦蕊在小区外面遛弯,一边走一边闲聊。
“咱们都在一个屋檐下了,还有什么客气的,应该做彼此的倾听者,互相帮忙出主意啊。”
丁梦蕊和洪禹生独处的时候,可以卸下所有的伪装,肆意得做真正的自己。
“我这两天把园区里的企业都走了一遍,基本上都是中小型企业。
本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差,真要是遇到什么风暴,一切都会化为泡影。
我又发现很多企业之间,实际上是具有互补性的,只是出于某些原因,彼此之间没有合作。
我就有了一个想法,要是在高新园区成立一个商会,把大家的资源整合一下,会不会更好。”
洪禹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顺便还将不成熟的预案,简单的阐述了一遍。
“你这个想法的确很好,预案也有可取之处,但是没考虑到实际问题。
这些企业想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主要是都有私心,根本做不到令行禁止,更不可能在需要的时候做出牺牲。
你要明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基本上都是大的集团公司。
就好像我们丁氏集团,由总公司管控下面的分公司,防止他们成为脱缰的野马。”
丁梦蕊先是肯定了这个想法,接着又指出里面不切实际的地方。
天熙熙,皆为利;天攘攘,皆为利往,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商人尤其是如此,只要利益到位,连亲爹都能卖,更别说是盟友了。
商会只是民间组织,约束力比不上行业协会,根本没办法让他们步伐一致。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的确是我想当然了。
要是改变一下思路,商会是大家沟通的桥梁,为大家提供沟通的平台,会不会更好一些。”
洪禹生是个听劝的人,尤其懂得变通,不会咬个屎橛子给麻花都不换。
他及时的转换方向,把整合大家的力量,变为对大家进行调配,迂回达到想要的效果。
“你要是这么想,商会还有些意思,说不定能发挥一些作用。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商会就不能是民间的性质,必须有半官方的性质才行。
你现在只是个副主任,身份上还不够格,可以先规划这件事,等到够格的时候再去做。
等你要做的时候,我会带头加入商会,有我们保底,你才有底气说话。
另外商会不能光调节这些人的关系,还要对招商引资有帮助,让你拥有更多的资本。”
丁梦蕊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又恢复了女强人的范,和刚才判若两人,更有吸引力了。
洪禹生觉得丁梦蕊说的很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必须得一步一步的来。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和园区这些老板打好关系,看看谁可交、谁不可交,到时候好做商会的班底。
丁梦蕊的化工厂建成,会有很多配套需要,一些工厂能配得上,就是商会打响第一炮的资本。
“你说的太对了,有你给我做参谋,事情想不成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