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此次向秦国购买粮食,秦国可是提了一些价的。
按照蜀地的粮价,今年一千文铜钱是可以购买差不多一千五百斤粮食的。(之前一文一斤是以首都雍城的物价为标准,但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物价不可能一模一样,首都这样的地方 物价肯定更高,就好像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物价肯定比三四线城市要高,这个道理,在古代同样适用,而且,秋收后的一段时间,会因为粮食丰收,粮价会有所下降。)
但是,秦国卖给楚国的价格是一千文铜钱一千斤。
就这样,秦国通过左手倒右手,不但大赚特赚不说,还没有把铜钱花出去 还让大量新铸造的铜钱流通到了民间。
这次楚国购粮,秦国几乎可以说是以零成本完成了一次商业贸易。
秦国尽管付出了粮食,可也收获了不少楚国的物资啊。
像制造皮甲的优良原材料,犀牛皮,竜皮(鳄鱼皮)啊,胶,漆这些重要的原材料啊,铜矿,铁矿,锡矿这些矿产啊。
秦国可得了不少。
而通过一场和楚国的贸易往来,秦国不但赚到了钱,还让新铸造的铜钱开始在民间流通。
因为,秦国对于,楚国的粮食贸易 实行的是,秦国集中收购。
即,秦国官方向秦国百姓收购粮食,然后再统一给楚国。
而由于不是直接调动秦国粮仓当中的粮食,而是百姓手上的余粮,所以,大量新铸铜钱可以流通起来。
而当市面上的铜钱开始大范围流通时,布帛的作用便开始慢慢降低了。
楚国购粮帮秦国解决了一定的铜钱流通问题。
但是,整个秦国,只靠楚国一次购粮就想让秦国所有人都加入到铜钱流通体系当中,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李言特地下令,以后秦国官方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必须和之前的楚国一样。
即,其他国家想要购买秦国的产品,必须要用秦国的铜钱来进行购买。
其他支付手段不再被秦国认可。
至于民间的商业往来,李言倒没有完全禁止,只是,却暗中向秦国几个大商人表明了李言的想法。
上行下效,李言想要干什么,自然有很多人愿意按照李言的意思来。
所以,哪怕秦国没有强制规定 秦国民间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必须用铜钱,但是,秦国所有大商人纷纷表示要和秦国官方看齐,不搞特殊化。
于是,秦国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想要购买秦国马匹的郑国商人,发现,如果不用秦国铜钱作为货币,根本无法购买到马匹。
于是,哪怕郑国的商人再不愿意,也只能先把自己的货物卖掉,换成秦国铜钱,再去购买秦国马匹。
虽然麻烦,但是没办法,秦国马匹是郑国的必需品。
不买不行。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他国商人接触到秦国的铜钱,他国商人很快发现,秦国铜钱的不同,秦国铜钱的质地和成色比以前更好了。
其他国家的铜钱和秦国的铜钱一比,其他国家的铜钱,就好像是刚刚从古墓里挖出来的一样。
在大量他国商人的帮助下,新铸铜钱的流通越来越广泛。
而秦国百姓也接受了新铸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