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小能在庭院里嬉戏玩耍,沈青山陪着老爷子坐在一起,聊天喝茶。
李婆子带着老太太在附近的小河边散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小嘉琪和沈甜甜沈盼盼她们跟着王夫子学习之余,也会陪着两位老人,承欢膝下。
时光匆匆,转眼间便到了沈怀南休沐的日子。
沈青山在家吃过午饭,就赶着牛车去了书院接他大哥回家。
将牛车停靠在路边,沈青山看着书院里的学子三三两两的出来。
苍南书院的学子们身着同款的学子长袍,年轻学子居多。
这些学子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但都透着一股子书卷气。
有些学子手持书卷,边走边阅读,沉浸在书中的世界;
有些则三两成群,摇着折扇,讨论着学术问题。
家里条件好些的身后还跟着背着书箱的书童。
路边像沈青山这样来接人的也有不少,马车、牛车、骡子拉车的都有。
以往每次来接大哥,大哥都是身单影只的踱步出来,这次身边竟还有一位老学究模样的老者。
两人站着说了一会儿话,沈怀南才向老者施了学子礼拜别。
“大哥,我在这。”沈青山扬手喊了一声。
沈怀南听到,笑吟吟的走了过来,自顾自就上了牛车。
“二弟,走,咱们回家。”
“哎!”沈青山应了一声,连忙挥动手中的鞭子,驱使着牛车缓缓前行。
一路上,兄弟俩闲聊着。
\"大哥,那位老者是谁啊?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沈青山忍不住问道。
沈怀南微笑着回答:“他是书院里的老夫子,我最近在研究一些学问上的难题,经常向他请教。他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哦!以前倒是没听大哥提及过。”沈青山随口说道。
沈怀南沉默了一会,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轻轻叹了口气。
说道:“这其实是大哥的问题。以前的我总觉得书院里的夫子们每天都有繁忙的教学任务,以为他们不耐烦给学生额外解答问题。
可能是我有些自卑,又或者是我对夫子们的了解不够深,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懊悔和自责,接着又说道:
“但最近与这位老夫子的交流,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他非常热情地与我探讨学问,不仅耐心地解答了我的疑惑,还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和鼓励。”
沈怀南似乎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现在才明白,夫子们并非不愿意与学子探讨学问,而是需要我们主动去与他们交流。他们也希望看到我们在学术上的成长和进步。”
沈青山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原来如此,看来是大哥以前想多了。那以后大哥要多向夫子们请教,不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沈怀南笑了笑,拍了拍沈青山的肩膀:“是啊,难得遇到对学子这么认真指导的夫子。”
沈青山听了,心中对那位老者充满了敬佩之情。
回到家后,林春桃杨秀娥她们正在准备丰盛的晚餐。
沈怀南见过外公外婆。
李老爷子关心的问道:“怀南你在书院学的怎样?可不要有太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