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人,等会儿父皇写完字以后,我还要找你们有些事情,请稍等片刻。”
其他人听后,也就停止了脚步,留下来看看什么情况。
接下来,朱慈烺先让小桂子拿过来一张比较大的宣纸,展开在一张桌子上。
“父皇,您就写大明皇家报社这六个字,并且要用最大号的毛笔写。”
面对太子的任何要求,朱由检都会尽量满足,虽然这种大号毛笔他用得少,但是他的功底还在。
不一会儿,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就出现在纸上,惹得一众老臣连连夸赞好字。
朱由检听到后也得意地放下笔,接受大家的恭维。
其实自从得知未来悲惨的命运以后,崇祯帝就很不喜欢别人拍他马屁。
他深深地知道,用那些擅长拍马屁的人,是解决不了目前大明的困局。
相比于他屈辱的死法,再好听的马屁传到崇祯帝的耳朵里面,无疑是最大的嘲笑声。
就在前几天,朱由检特意找了一个由头,把几个善于溜须拍马的朝臣赶出了朝堂,让他们去国子监教书去了。
不过今天是一个例外,主要是刚刚他们商议成了一件对大明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都是在场的都是值得信任的心腹。
再加上还在太子面前表现了一番,这个时候所有人的夸赞肯定是出于真心的,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与其他别有用心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朱慈烺等纸上的墨迹干了以后,并让崇祯皇帝盖上私章,才从怀里面掏出六张银票放在桌子上。
“父皇,古人讲究一字千金。”
“这是六千两银票,就当是这次润笔费了。”
面对这个变故,不但让在场的各位尚书惊呆了,就连崇祯帝本人也是莫名其妙,于是连忙询问道:
“皇儿,这是何意?”
“父皇,我准备开设一家报社,您刚刚写的字会做成匾额挂在报社正堂,这样也就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接着,他就把关于开办报纸的目的和作用,简略地跟大家说了一下。
各位尚书听到以后,虽然不是很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是都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既然是太子爷想要做的事情,那么他们就全力支持。
毕竟只要是太子爷想要推行的事情,都是获得很好的收益,奇珍阁如此,醉仙楼也是一样,这种观点已经深入人心。
这时,太傅李邦华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连忙开玩笑地说道:
“太子,你的报社还缺匾额不?老臣的字也能拿得出手,就不要一字千金了,一字百金亦可。”
在场的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纷纷出言他们也可以写的,甚至为了能获得资格,有的人还主动降价。
有的人只要一字五十金,甚至有的人只要二十金就行。
在场的人都在惊叹:老天爷,写几个字就能获得上百两银子,如果放开让他们写,估计能把太子爷写得破产。
一旁的崇祯帝听不下去了,连忙出言说道:
“大家差不多得了,牌匾只需要一块就行了,多了也没用。”
“朕是大明的皇帝,这一手字还说得过去,一字千金也算是一桩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