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见母亲已经同意,连忙大声说道:
“娘亲,我要吃饺子,就是过年吃的那种。”
他的妹妹也连忙附和道,主要是那种美食,吃了一顿一辈子都忘不了。
朱慈烺见此情形,也笑着说道:
“吴嫂,我也好长时间没有吃饺子了,今天中午就吃饺子吧。”
“那好吧,我这就去和面,今天中午就吃饺子。”
小宝听到以后,连忙和妹妹欢呼雀跃道:
“吃饺子喽,吃饺子喽,今天是我们最开心的一天。”
其实小孩子的要求就是这样简单,只要有好吃的和好玩的,就能忘记一切烦恼。
不过吴嫂还是特意交代道:
“小宝,去街尾把你的先生请过来陪下客人,你父亲还要一段时间才完工,等会我们一起吃饺子。”
趁小宝还没有离开,朱慈烺又拿出四根糖葫芦,递给小家伙两根,妹妹两根。
小宝和妹妹都没有接,只是用眼神看了看吴嫂,好像在询问什么。
吴嫂见状,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点头同意了下来,不过还是特意说道:
“你们两个只能吃一根,剩下的两根要留着下次吃,街头的郎中老爷爷说过,小孩子多吃糖对牙齿不好。”
小宝和妹妹乖巧地把手里面的一根糖葫芦递给了母亲,然后两人蹦蹦跳跳地去叫先生去了。
吴嫂先让朱慈烺在院子里面的石凳上坐下,接着又打开火炉子,准备烧一壶开水泡点茶给客人喝。
当然,茶叶肯定属于劣茶,十几文钱就可以买一小包,能喝上半个月。
朱慈烺看到眼前的火炉子,好像非常简陋,比奇珍阁最简陋的火炉子都差好多。
于是他好奇地询问道:“吴嫂,我瞧着你这火炉子造型独特,与平常人家都有些不同。”
吴嫂刚开始听到这个问题,内心还是有点慌乱,当家的可是交代过,不允许向别人透露这种火炉子的秘密。
不过她觉得事情不会这么巧,眼前这个小哥看起来也不像是坏人,再说他们只是在大街上偶然遇到的,哪里会是官府的人。
“朱公子,你说的那种火炉子是在奇珍阁卖的,要一两银子一个,我们穷苦人家每天都在为下一顿饭吃什么而发愁,一下子哪里能拿得出来那么多钱。”
“而这种简陋的炉子只要四钱银子,并且就算暂时身上没有钱的,也可以赊账,慢慢还也行。”
“这样可以给大家伙省不少钱,也能第一时间用上这种好东西,这可给我们家省了不少钱。”
朱慈烺听到以后,又好奇地追问道:
“吴嫂,那你们平常用的蜂窝煤从哪里购买,总不可能从奇珍阁那边吧?”
“这倒没有,毕竟我们这种事情终归有点上不了台面,说的难听点,是跟奇珍阁抢生意,如果从奇珍阁购买蜂窝煤,被发现了脸面上过不去。”
“主要是我们家太穷了,就孩子他爹一个人干活,平时我也只能找点缝缝补补的零活,养活两个孩子可真不容易,能省一点是一点。”
“我们街上有好几家生活宽裕点的人家,他们买了奇珍阁的火炉子,每次都会多买一些蜂窝煤,然后就分给我们这些买不起正规火炉子的人。”
“不过价格会贵一点,每二十块蜂窝煤要多付两文钱,这样也能接受,比烧柴火省钱多了。”
小桂子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真相竟然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