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慈烺这边也已经准备接下来计划,一个关乎大明未来十年的宏伟计划。
“小桂子,怀柔县衙那边,联系好了没?”
“回公子,已经提前打好招呼了,所有人都准备就绪。”
“您的身份也是按照老规矩,太子府外务总管的大少爷,在东宫詹事府任职。”
朱慈烺听到小桂子的安排,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这次之所以选择一个距离京师比较远的县作为试点,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虽然地瓜和马铃薯被一品堂农科试种以后,已经能证明非常适合在北方大规模种植。
这两种农业作物虽然不能代替主粮,可是在大灾之年,却是能救无数人的神物。
可是老百姓也不傻,在没有亲眼瞧见这东西的产量之前,无论说什么都不会相信。
这次朱慈烺前往怀柔那个地界,主要目的是想打消老百姓的疑虑,配合在全县种植高产的地瓜和马铃薯。
只要第一次种植下去,就获得巨大的产量,后面自然会有无数人跟从,甚至还会花高价购买马铃薯和土豆的种子。
现在朱慈烺要做的,就是对老百姓进行先期引导,后面就交给民间自行推广就行。
一旦在民间大规模推广开,他只要负责安排人进行收购,加工成各种吃食就可以了。
目前在一品堂器科工业部门,已经在着手研制马铃薯粉条和地瓜粉条的加工工艺。
等有大量原料以后,就能全面铺开,这样就能获得大量的粮食储备。
而干粉条起码能存放两年,可以极大地缓解大明朝目前面对的饥荒。
只要有了足够多的粮食,那些由灾民演变的流寇,就不足为惧。
而能让部队都吃饱,吃好,士兵的身体素质就高,到时带领大家伙一起去打关外的后金鞑子。
朱慈烺最反感的就是,让大明的士兵饿着肚子上战场,拿着落后的武器与外敌进行拼命,这是最不可取的。
目前大明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应该用最强悍的武器武装几支精锐部队,用先进的科技碾压一切敌人。
“小桂子,一品堂农科的几位大师傅,目前在什么位置?”
“回少爷,一品堂的人携带大量的地瓜苗和马铃薯种子,就在昨天已经到了怀柔县衙,就等着您今天前去。”
“那好,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出发吧。”
就在朱慈烺带队骑马出发之际,怀柔县衙此时却处于一片奇怪的气氛之中。
怀柔县县令名叫陈明遇,本是江阴县的典史,一个不入流的九品芝麻小官。
可是在一个月前,他突然接到吏部的调令,让他在顺天府下面的怀柔县担任县令,品秩一下子就晋升了好几级。
陈县令一直都非常纳闷,按照大明正常的升迁流程,他想要从典史升到县令,没有二十年时间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不过陈明遇也是一个很乐观的人,毕竟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是一桩天大的好事情。
不过这段时间,他也遇到了一桩棘手的事情,于是连忙找来徐师爷和张县丞一起商议。
“师爷,张县丞,情况就是这样的,两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徐师爷首先开口询问道:
“属下一直有个疑问,东翁是否与太子府有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