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朱慈烺也不顾皇太子的形象,抓起几块糕点猛吃,好多碎渣掉在名贵的太子服上也不在乎。
反正那副吃相跟市井小民没啥两样,反倒是其他人吃的细嚼慢咽的。
不过接下来,大家看到皇太子的这副吃相,也就渐渐放开了胆子,跟着大吃起来。
这一下就急坏了一旁的小桂子,只见他不断地用咳嗽声,来提醒朱慈烺要注意他皇太子的身份。
朱慈烺见状,连忙训斥道:
“小桂子,咳什么咳,要是生病了赶紧去喝药。”
“我就喜欢这样吃东西,天天装斯文人,可把我累死了。”
等大家吃饱喝足以后,朱慈烺让人把糕点撤下。
接着换上一些干果和瓜子,准备接下来与大家一起闲聊。
“其实皇家也没有那么神秘,本朝圣祖也是农民出身,要过饭,还当过和尚,他老人家是最见不得劳苦大众受苦。”
“可是诸位请看看各自的穿着,你们可是匠户营手艺最好的一批人。”
“就连你们都穷成这个鬼样子,其他人可想而知,现在看来是我们老朱家,对不住各位啊。”
他的这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语,顿时把所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从来没有想到,高高在上的皇太子,竟然会跟他们这些身份低下的匠户,说这些话。
哪怕皇太子是装的,也已经算是很难得了,历朝历代都没有遇到过这种稀奇的事情。
更何况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把年纪,活了几十年,早就练就了一双看人的眼睛。
假装与真诚,他们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的皇太子就更难能可贵了。
此时在大家心里面,突然涌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眼前的皇太子,颇有圣祖的行事作风,将来必定会是一代明君,那么他们这些老百姓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朱慈烺之所以这样做,主要也是受现代经历的影响。
他根本不在乎皇权,他只是想让大明强盛起来,同时也让华夏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只见他接着说道:
“今天我就学学唐太宗在田间,问道于老农的事迹,父皇让我管理兵仗局所有事务,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用顾及彼此的身份。”
“这位老丈,就从你开始,可以先介绍一下您的名讳,以及在兵仗局做什么事情的?”
被点名的老者名叫孙有财,只见他诚惶诚恐地说道:
“回太子的话,小老儿名叫孙有财,对造枪铸炮非常有心得,目前是兵仗局首席火器匠师。”
大家见有人带头,也就大胆地跟着介绍起自己的身份来。
毕竟这种能在太子爷面前露脸的机会,也许这辈子就只有这一次,所以大家都格外珍惜。
等大家介绍完毕后,朱慈烺特意询问道:
“那我就叫你老孙头吧,你年纪这么大,也算是我的长辈。”
“既然你的制造火器技术是最好的,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如果原料充足的话,你这边一天能做几支常用的火枪。”
老孙头想了一下,接着得意地说道:
“我的技术还是最好的,且带着三个徒弟,差不多两天能做出五支,已经算是了不得的成绩了,其他人两天能做三支就不错了。”
朱慈烺接着询问道:
“你最擅长做火枪的哪一部分?”
“老朽最擅长做枪管,做出来的枪管是整个兵仗局最好的,检验合格的起码有九成。”
“如果单独让你做枪管,你一天可以做多少根?”
“大概能做出来三十根,再多就会影响成品合格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