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阳山及其周围的人类亦同时躬身行礼:“欢迎药王爷归来。”
收起仙舟,陆轩挥手一拂,扶起了每一个人。
“无需多礼,此次前来阳归山,是为了在此开堂授课。”他说道。
药道根基已立,此刻的陆轩即将正式开宗立派,传授他的药法之道。
教导之道是启蒙的第一步,也是推广修炼体系的有效途径。
正如开篇的鸿钧道祖以及如今的三清,他们在混沌中的讲授都是传扬医理的重要方式。
陆轩此行也是为了广撒医药之光。
未来,那些以医人为己任的药师不仅能救人,更可修行成仙,再进九天弘扬医药之道,使之永载天地之间。
“开课讲经!”
在场的每位药师目光如星辰般闪亮,亲自听到药王授课,这是他们的机遇所在,亦是一个繁荣兴盛的时代象征。
伯益双掌颤抖,激动不已对陆轩深施一礼问道:
“药王爷,讲道之期何时?”
“一年后的此时。”
闻言,伯益的唇瓣不住颤动:“一年……这一年我尚可赶上,感激药王爷的恩德。”
身后诸多年长药师同样满腔热情、热泪盈眶致谢。
在这洪荒天地里,授课之举无上崇荣,甚至提前数十载乃至上千年发出请帖都属常见。
尽管洪荒的先天灵气丰沛,却鲜有人族掌握修炼之道。
人们生活于劳役之中,寿命受限,虽然药师救死扶伤不倦,但仍需每日钻研药物知识、研究配方和配伍,他们承受的精神消耗往往比平常百姓更高,平均寿命也只略好于常人。
若是等待太久,恐怕在场的大多数药师无法听到这些教诲了,这必将成为他们一生的遗憾。
然而,他们没想到,药圣竟然只预备一年的时间来授道,这样的计划在洪荒世界几乎是前所未有的,那是他对众多老药师的一次特殊馈赠。
饶伯益喜悦中略带紧张:“药圣,请容我直言,一年期限太匆忙,许多药师未必赶得到,可能无法达到预计听众数量。”
鸿蒙世界庞大无垠,九洲相隔千里迢迢,人类非天仙之流,并非所有人都能在一年之内来回。
天仙讲道不仅关乎道术传递,同时也关系体面荣誉,如果讲堂冷清,对天仙而言无疑是颜面尽失的。
如果真的落至这般地步,饶伯益宁愿抱憾终生,也不会让药圣蒙羞,而其他的药师同样意识到,与饶伯益一样有着相同的心情,同时齐声道:“恳请药圣重新考虑讲道时长,留给远方药师们足够的时间抵达。”
他们泣不成声却义无反顾,即使为此抱愧终生,也是为了药圣的名誉和威严。
“不必了,此事已定,你们尽快将消息散布。”饶伯益等人内心五味杂陈,携带着复杂情绪,传播这一信息。
一时之间,药道之人无不激昂不已,他们急忙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只要时间和路程允许,都毫不迟疑前往返阳山。
可是由于距离遥远,许多药师只能黯然等待下次机会。
年事已高的药师则因无法忍受长途奔波,且担忧药圣离去后无人替众人诊治,可能导致病患延误,从而选择留守不动。
“伯益啊,你历经几十载才能重归魁首之列,你的医道天赋果真是不凡。”陆轩注视着饶伯益,当年他是人界的一代君王,因为一心修道,最终放弃了王位。
饶伯益这种舍弃世俗荣华以追求道心的决心,赢得了陆轩的深深赞叹。
“药圣赞誉,其实伯益今日之成,皆赖于药圣撰写的药典之力。”饶伯益含泪感激,感谢药圣的栽培与激励。
陆轩挥手示意:“待讲经之后,就视你为我的创道大师。”饶伯益闻言,惊诧莫名,身躯微晃几乎跌倒,满目星辰闪烁间,他颤巍巍开口:“药圣如此厚待我这个老头子实在过奖,年纪大矣,恐不堪重任,怎可污蔑药圣之威望呢?”
饶伯益泪流满面,垂垂老矣,何谈当得起开宗立派?这样的事若成事实,岂不是让众人嘲讽药圣吗?
纵无法担任开创之责,得此尊崇的话语于他已是莫大的荣耀,即便是死在此刻,也毫无遗憾。
周围之人皆前来援手,并为饶伯益的举动高兴。
他多年来对医道的一片深情有目共睹,废寝忘食研读药典、救助疾厄,甚至是药圣入主祭祀体系,也有着他禅让帝位的壮举为药道铺平道路。
在药王宫,要说谁能期待成为继任的开宗之祖,那必定是饶伯益。
如今梦想成真,但他首先顾虑到的是药圣的荣誉,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药道传人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