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1、宇宙是什么?
中国人认为,“宇”就是空间上的无穷无尽,“宙”就是时间上的无穷无尽。
西方人认为的“universe”,不知道被谁翻译成了“宇宙”。“universe”是由古拉丁语演化而来,“uni-”表示“一个”,“verse”表示“转动。”
所以,当你阅读来自西方的,关于“宇宙”的科普文章时,你需要做到心知肚明,那篇文章里的“宇宙“,其实是“一个旋转的星系(团)”的意思。
这——,就算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罢。
所以,中国人总是问:“你认为宇宙是有边界的,那宇宙之外又是什么呢?”因为中国人的“宇宙”已经包含了所有,所以根本不存在“宇宙之外”的概念。
一位听到这个问题的西方人,就认为中国人问得很弱智:“外面啥也没有,是虚空,这有什么问题吗?”
中国人于是反问道:“虚空?既然有虚空,那里也同样是属于宇宙啊!”
那个西方人只好瞪大了眼睛,心中暗忖道:什么逻辑?愚蠢!
另一位西方人,是科技工作者,听到中国人的这个问题,回答道:“根据最新研究,宇宙之外,很可能还有许多其他宇宙,我们每个宇宙都是一个‘宇宙泡泡’。”
中国人于是反问:“既然宇宙之外,还有宇宙,那么你先说的这个‘宇宙’,又怎么能叫做‘宇宙’呢?”
这一位西方人也只好瞪大了眼睛,心中暗忖:什么逻辑?愚蠢!没有见过随风漫天飘舞的肥皂泡吗?
┄┄
设定2、宇宙的最小组成单元和“玄黄二气”
许多年前有位西方人说:是原子。
如今有个西方人说:是夸克、胶子、电子、光子、中微子、μ子、陶子、希格斯玻色子等等。
《老子》中有一句话,对中国人理解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很重要: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其实是鸿钧老祖的“造化玉蝶”中记载的,老子引述。
“造化玉蝶”本来不是蝴蝶状,而是圆盘状的“先天玉盘”,缺少了两块,才成为蝴蝶状。
据说,混鲲祖师得到了“先天玉盘”中的一片,命名为:“先天度牒”。剩下的其他部分碎片,也不知道散落到了哪里。
《老子》中这句话说了什么呢?他说:“玄”乃是组成宇宙的,最微小,不可分的基本单元。
一个又一个的“玄”,组成了宇宙空间。
这就是《老子》曰过的:玄之,又玄。
老子不知道,“玄”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有人说玄可以比喻为一截微小的橡皮筋,有弹性,在震动。
玄本身,组合在一起,形成不了有形状,有重量(静止质量)的物质。
但是玄可以变为另一种玄,这种新的玄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有形状,有重量的物质。
但是老子也不知道,这种新的玄,他本来的名字是什么?也不知道他究竟的样子。
所以,老子强行给这种新的玄取名为“黄”。
有人说:“黄”大概可以比喻为“玄”那种橡皮筋,首尾相连,圈成了一个环状橡皮筋而已。所以,其实“黄”就是“玄”,就是圈成一个环的“玄”。
有人补充说:只有1个圈的“黄”是电子、胶子;但还有许多是一锅“玄”,大概是1800多个左右吧,相互圈在一起,圈成一个规则的团,成为了另一种“黄”,也就是中子或质子。
有人质疑说:玄组成质子、中子?那么夸克呢?
这人解释道:“夸克?不存在的。你见过‘夸铅球’吗?就是有人用锤子把铅球敲碎了,拿着那块碎片来跟你说,讷,这个是‘夸铅球’。你是承认呢?还是不承认。我认为,这个‘夸铅球’不是宇宙间自然演化形成的。”
那人张大了嘴巴,道:“你是二班的?”
这人憨憨一笑:呵呵。
又有人补充说:玄其实也可以不圈成一团,还可以圈成长长的一片,这就是灵魂,它由于不同的排列顺序,所以代表着不同的信息。也因此,寻常的灵魂是相当脆弱的。
那人没有问灵魂的事,而是问道:“光子也是只有1个圈的‘黄’吧?你刚才举例,没举到。”
这人解释道:“光子?不存在的,光就是一种波。所谓波粒二象性,其实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光就是玄的震动,以‘玄’为介质传播的电磁波。”
那人又问道:“中微子也是只有1个圈的‘黄’吧?你刚才举例,没举到。”
这人解释道:“中微子?他就是‘玄’啊!”
那人张大了嘴巴,道:“你真的是二班的!?”
因为,“夸克”、“波粒二象性”、“中微子”这些,都是得了诺贝尔奖的,这根本不是一班的人能质疑的。
又有人说:黄出于玄,而异于玄,应称为“玄黄二气”。
还有人说:玄黄同出而异名,应称为“玄黄一气”。
┄┄
设定3、“道”是什么?
《老子》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