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光的倒台,无异于在江东道上丢下一枚炸弹。
当麻三黑蛇这些李世光的心腹手下坐着轮椅回到江东时,给江东道上人物带去的震撼是巨大的。
明里暗里很多议论,很多人在背后说何老四够狠,一口气把麻三黑蛇都给废了。
也有人表示很惋惜,对李世光的惋惜,说李世光脑子进水了,开赌场这么多年,积累了万贯家财,非得跟何老四这样一个后生晚辈搞,这下好了,把自己搞没了。
还有人表示不相信,不相信何老四有那么大能耐,能把李世光办了,毕竟,当初小宝如日中天那么多年,两伙人明争暗斗那么多年,小宝最终也没把事情做绝
各种议论传言纷纷扰扰,八卦是全人类共同的毛病,对于这些议论,我不置可否,也不想去解释什么。
但我能明显感觉到,自从李世光倒台后,江东道上很多人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那是一种堪称虔诚的敬畏、恭敬,其中还夹杂着少许的畏惧与讨好,面对我时,不少人曾经挺直的腰杆,在不知不觉间,变得佝偻起来,就仿佛他们面对的,不是人,而是一头荒古凶兽似的。
不只是眼神与态度的转变,连称呼也变了,大约从04年下半年开始,就听见有人叫我四爷,对于这种称呼,我起初觉得很诧异,因为我那时候虚岁才三十岁,可渐渐的,随着这么叫我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就习以为常。
此外,刘彦明甚至鸭子小五金毛麻雀这些下面兄弟,在道上的名望也跟着水涨船高,金毛麻雀这些人跟刘彦明不过四年,而今,在道上也有了相当的名望,乃至跟着金毛这些人走得近的流子,都得到了很多隐形好处。
道上的名望,有时候就像学校的颁发的毕业证一样,985是一个梯队,211是一个梯队,杂牌是另一个梯队
学历与实力并不完全相等,道上的名望与实力也不完全相等,但学历是敲门砖,是高效的筛选条件,道上名望也类似,有足够的名望,哪怕是出门干讨账的活儿,名声在外,债务人也忌惮三分。
……
从小四到四哥到四爷,94到2004,整整十年,而今,我是四爷,是市代表,还是周市长的座上宾,我以为这用满身伤痛换来的功勋可以让我有更多的选择,我以为我可以跳出小宝或者李世光的打流路径,慢慢漂白上岸,但事实没那么简单。
……
国人素来喜欢造神,一个在正史上没那么重要的人物,经后世文艺作品渲染传播,而后被奉上神坛,如关羽,明中期的关羽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到明末清初关羽已经封神,成为忠义化身,到现代更是成为了一种精神信仰。
国人素来爱做梦,明君梦、清官梦、大同梦、侠义梦等等。关羽能被奉上神坛,历经千年不衰,自有侠义梦的基因,然而,有些梦、有些神,就没关羽这么幸运了,这些神的后世评价甚至几经改写,历经万人敬仰到被挫骨扬灰,死后评价几经反转,比如清代的武训。
武训原本不叫武训的,1838年,他生于清道光年间,因在家排行老七,原名武七。
武训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丧父,打小乞讨为生,求学不得。
因为读书少,不识字,武训早年吃过很多苦。去当佣工,雇主因其文盲以假账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
吃尽文盲苦头,武训决心行乞兴学,20岁时当了乞丐,一边乞讨,一边筹谋着求学、办私塾。
他省吃俭用,生活朴素得像是个苦行僧一样,同时把辫子剪了,仅留额上一小辫,打扮得像是小丑一样,以求获得更多的施舍,行乞那些年,武训足迹遍及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渐渐积攒下了财富。
30岁时,武训在馆陶、堂邑、临清3县置地300余亩。
光绪十四年(1888年),时年50岁的武训与杨树坊在堂邑柳林镇创办崇贤义塾,次年与了征和尚在馆陶杨二庄创办义塾,光绪二十二年又与会门首领施善政在临清镇创办义塾。
山东清廷封其为“义学正”,赐给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准予建立牌坊。
1896年,时年58岁的武训因患重病,在他一手创办的御史巷义塾中病逝,出殡当天,山东、馆陶、临清三个县的官绅学子乡民几乎倾巢出动,据说,超五万人为其送行,影响力可见一斑。
1906年,清廷下诏国史馆为武训立传,山东衙门还专门建造了武训祠,为其立碑纪念,民国期间,政府又专门为其立了塑像,并建武公纪念堂,武训事迹被列入民国教科书,据说,当时有七个省,超三十多个学校是以武训的名字命名的。
至此,武训的形象已经在民间深入人心,堪称平民教育的神。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神,在特殊年代,因为一些无法详述的原因,其被定义为“在万恶的封建社会中,武训这种底层人物,不寻求革命推翻旧社会,反而帮助统治者助学育人,这是助纣为虐”,这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劳动人民的大叛徒
于是,武训名声很快就臭了,甚至于武训在山东的坟墓都被挖了,棺椁被抬出来,游街示众
86年,武训被平反,名誉又被恢复
类似武训这种神,在我们泱泱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只是“神”的影响力有大有小,有的历经百年千年不衰,有的,已经翻车
2004年8月下旬,刘彦明下面的金毛跟人起了争执,争执的原因是一场有关神的辩论,那是被国人捧上神坛的另一个神,他叫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