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后阵骚动,一阵纷乱之声由远及近,直击人心。
“何方变故!?”
曹操神色骤变,猛地转身,目光如炬,穿透夜色,直射后方。
曹仁跌跌撞撞,满面惶急,踉跄奔至:“大事不妙!蔡瑁、张允二人竟背信弃义,率大军自后掩杀而来!”
“此言当真!?”曹操声音低沉,却难掩震怒。
“蔡瑁、张允,此二人犹如风中残柳,随风摇摆,实乃可恶至极!”
话音未落,远方,张辽、公孙续、赵云三位将领早已整装待发,麾下并州铁骑如同蛰伏已久的猛兽,此刻终于挣脱束缚,轰鸣着,势不可挡地向前冲锋。
轰隆隆——马蹄声如雷鸣,震颤大地,一场风云突变的较量,就此拉开序幕。
战局瞬息万变,曹军的凌厉攻势仿佛被无形之手轻轻一抚,瞬间支离破碎。
夏侯渊与曹洪,二人浑身浴血,如同从修罗场中挣脱的战神,踉跄奔至曹操面前。
“主公,情势危急,速作撤退之计!吾等愿拼死一战,为您争取时间,阻挡刘耀锋芒!”夏侯渊喘息未定,字字铿锵。
“正是!切莫忘了,江东孙权已遣援军悄然逼近,只要我们坚守至援军到来,胜负天平或将逆转!”曹洪附和,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曹操面色一凛,不容多想,翻身跃上战马,背后仅余李典引领的寥寥虎豹骑,如同孤狼般在乱军中寻觅生路。
“杀!为诛曹操,誓不留情!”公孙续高举马朔,声震云霄,其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公孙续的话语,如同烈火,点燃了并州儿郎胸中的豪情壮志。
“并州儿郎们!看好了!前面那个戴红袍的就是曹操!冲杀过去!赏万户侯!”
曹操见状,果断脱下红袍,随手一扔。
这时,公孙续再次高喊道:“看好了!那个留着长髯的就是曹操!给我杀!”
曹操拔出腰间长剑,立刻割断长髯。
“看好了!那个黑脸的汉子,就是曹操!”
“给我杀!”
曹操听到这句话,直接问候了公孙续全家。
他总不能立刻把自己脑袋给割了吧?
曹操顾不上其他,策马立刻飞奔。
正当曹操心沉谷底,万念俱灰之时,一抹来自江东的鲜明色彩跃入眼帘——那是吕蒙麾下的旌旗,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猎猎作响。
“哈哈,天佑我军!那是吕蒙的大旗!援兵已至,胜利在望!”曹操的笑声穿透战场的喧嚣,回荡在每一寸渴望生机的土地上。
遥望彼岸,吕蒙统帅的五万精兵,如黑云压境,已逼近河岸边缘。长坂坡周遭,漳水与沮水蜿蜒交错,此刻正值雨季,河水汹涌澎湃,仿佛自然之力也在为这场战役增添变数。
江东儿郎们正挥汗如雨,砍伐林木,编织木筏,誓要在这滔滔洪流中架起一座通往胜利的桥梁,准备强行渡河,与北岸的战友并肩作战。
而在这一片混乱与秩序的交织中,夏侯渊与曹洪二人,犹如乱世中的双壁,引领着各自的兵马,奋力反击,誓死扞卫每一寸土地,不让敌军有丝毫喘息之机。
另一边,赵云与张辽,这两位铁血将领,各自统率铁骑,如同钢铁洪流,势不可挡,穿梭于战场,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雷霆万钧之势,为这场战役平添了几分悲壮与豪迈。
夏侯渊与曹洪见状,毫不犹豫地催马向前,直面赵云与张辽的凛冽锋芒。然而,二人先前已历经数场鏖战,体力如同风中残烛,几近油尽灯枯。
赵云与张辽,身为并州八虎骑中的佼佼者,不仅是并州武力的巅峰象征,更是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夏侯渊与曹洪虽拼尽全力,却仍难以抵挡这两位猛将的联手攻势。
仅仅三十回合的激烈交锋,战场上便已分出胜负。先是曹洪,后是夏侯渊,两位昔日英勇无比的将领,相继被斩于马下,命运就此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夏侯渊,这位自曹操陈留起兵之初便追随左右的忠勇之将,历任陈留、颍川太守,立下赫赫战功,却在此刻,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璀璨而短暂,最终陨落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令人扼腕叹息。
在历史的长河中,官渡之战的烽火硝烟散去后,夏侯渊挺身而出,肩负起了为曹操大军筹措粮草的重任。
他的精心筹谋与不懈努力,犹如坚实的后盾,确保了曹操在平定北方的征途上无后顾之忧。夏侯渊不仅是一位后勤奇才,更是战场上的猛将,他率领铁骑四处征伐,所到之处,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军纷纷败退,战功赫赫,威名远扬。
随后,他又紧随曹操步伐,西征马超,北灭张鲁,每一次战役中,夏侯渊总能以奇谋制胜,立下不朽功勋。
提及曹操的另一位肱骨之臣曹洪,其英勇事迹同样令人动容。
历史上,曹操在荥阳追击董卓时遭遇徐荣伏击,战马失蹄,危急关头,是曹洪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坐骑,并以血肉之躯护佑曹操脱离险境,这份舍生忘死的情谊,成为了曹操心中永远的铭记。
此后,曹洪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曹操的每一次征途中,无论是平定兖州的叛乱,还是远征刘表,讨伐祝臂,曹洪总是冲锋在前,勇不可挡,他的忠诚与勇猛,成为了曹操麾下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