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孩子明明无比紧张。害怕沈以沫一去不复回,却还是强撑着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担心被沈以沫发觉嘲笑他们,不忘倔强地抬着头,看着沈以沫。
沈以沫心情复杂,面对着眼前这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兄弟俩。
其实他们的担心也不算没有道理,原著小说里的沈以沫,在一年后抛下他们跟纪淮安离婚回了省城。
她的父母都是知识渊博的教授,因为各种原因被告发陷害下放改造,但是在一年后,七七年高考恢复,七八年改革开放,她的父母恢复原职,沈以沫不甘在乡下蹉跎,抛下孩子和残疾的丈夫,离婚回了省城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大学老师。
最让沈以沫记忆深刻的是,在原文里对比女主的俩孩子,土豆和地瓜的无助凄惨,几年后他们为了上学,还曾上省城求助过已经嫁人的沈以沫,得到的却是沈以沫一句乡下邻居的孩子,如同打发乞丐一般,给了一块钱和两个馒头,将他们扫地出门。
沈以沫狠下心想要过上好日子,奈何纸包不住火,婚后被爆出乡下抛夫弃子的行为,遭受二次离婚,精神遭到巨大打击,浑浑噩噩在家里靠父母养活,结局凄惨。
长大后的兄弟俩功成名就,成为本省响当当的人物,对沈以沫无比唾弃怨恨,土豆上电视访谈时,还不忘谈及亲妈的狠毒,以及因此而激励他发奋图强取得的成功的作用,极尽讽刺。
……
回忆原著,再去看面前两孩子的那双含有恐惧与担忧的眼睛,沈以沫神色微动,露出笑容,走了上去,在他们面前蹲下。
“哪的话,我这么懒,会干出跑路的事吗?上镇里是为了给你们买好吃的,我说话算话,你们要是还不信,咱们来拉钩。”
“拉钩?”
土豆犹豫地看了眼地瓜,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沈以沫笑容不变,伸出两只手的小拇指,示意两人伸手,就这样一人一边拉上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就是小狗。”
沈以沫念念有词,然后反手伸出大拇指:“拉好勾了,咱们再用大拇指盖个章,就不许变了!”
土豆激动的满脸通红,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第一次和妈妈一起玩游戏,没有任何犹豫,咧着嘴就盖上了。
“那说好了,不许变。”
饶是一向严肃板正的地瓜,也跟着一起做了。
沈以沫坚定不移:“那是当然,拉钩不许变,这是我们的约定。”
“好吧,那你去吧。”
土豆噘着嘴背过身去藏住笑容。
兄弟俩一个比一个傲娇。
又交代了他们几句,照顾好爸爸,比如爸爸渴了,饿了,尿急了,一一交待好之后,沈以沫才放心离去。
看着她消失的背影。
土豆:“哥哥,妈妈好奇怪,以前不都是我们照顾爸爸吗?她教我们什么?”
地瓜哼了一声:“反正我们得照顾好爸爸。”
“可是哥哥,妈妈还会回来吗?她好像变得和大伯母一样好了,我不想她走……”
土豆委屈巴巴,想到沈以沫可能走了以后再也见不到,吃不到好吃的,不禁泪目,眼睛红红的。
被他这么一说,地瓜心里也惴惴不安。
但是作为哥哥,他不能哭。
“不会的,她不是和我们拉过钩了吗?”
说这话的时候,地瓜心里也没有底,甚至产生一股莫名的恐慌。
“嗯!”
土豆用力点头,眼里的泪水都逼了回去,对哥哥的话深信不疑:“那哥哥,我们坐到厅里,和爸爸一起等妈妈!”
兄弟俩自以为躲得很好,在厨房里小声讨论着,殊不知,外头的纪淮安将一切都听到了心里,难以言说的情绪在发酵翻滚。
……
……
纪家村如同一个盆地,四面环山,冷冽的空气在这片茂密的山林下,愈发强烈,刺骨的冷。
七七年初,新年将至,村子里不少人前往镇上置办年货。
在路上听说赵文慧也要去镇里,作为一村之主的纪老爹大手一挥,出动了村里的拖拉机,原本就是村里干部要上公社一趟办事,为了赵文慧方便提早两天也不算什么。
“恭喜淮平媳妇了,听说淮平前两天升营长了,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怎么纪营长还没回来?”
“淮平那孩子,我从小看他就行,现在可是我们纪家村最有出息的孩子了。”
沈以沫到村口的时候,就看见赵文慧被几个大妈围着。
见到她来,几个大妈仿佛见到鬼一般,瞪大眼睛,“这不是淮安媳妇吗?”
“叫什么来着,沈,对了,沈以沫!”
李大婶笑道:“不愧是省城来的,这名字就是和我们乡下人不一样,有文化的嘞!”
“小沈啊!你今天怎么出门了?已经差不多大半年没见着你了,在家里躺着就这么舒服的?你骨头不疼啊!”
张大妈一脸惊奇地看着沈以沫,宛如见到太阳打西边发出来一般。
沈以沫笑不达眼底,“对啊,起来了,这不马上过年了置办点年货。”
张大妈仿佛听到什么笑话,大笑出声,“是昨天上你婆婆那拿来的钱吧?小沈不是我说你,没有你这么做儿媳妇的,你婆婆年纪也不小了,淮安又废了,留点钱给老人养老不是应该的吗?你怎么还能逼着你婆婆要回去呢?”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她们都是马上要熬到婆婆位置的人,自然看不得年轻媳妇嚣张跋扈,再说了,李梅花可是支书媳妇,为了讨好她,她们也得站出来说沈以沫两句。
话音刚落,开车的人来了,挥手让她们上车,准备去县城。
李大婶和张大妈也要一起去县城,加上赵文慧和沈以沫总共四人。
上了车,沈以沫坐好以后第一时间反击张大妈:“张婶子,这钱是淮安的补助,他不能工作了,我要回来养孩子有什么问题吗?养老又不急在这时,俩孩子可是着急吃饭,您不让我要,也不是不行,等我还回去,家里揭不开锅了,我带着孩子上您家吃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