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选择完成,接下来就是稍许枯燥的计算。
这是一个漫长且无趣的过程,但所有人依旧踮着脚尖,探着脑袋看着荀敬昌沙沙的推算过程。
按照观察和历史记录,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
从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道,同一个恒星系统中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和公转周期的二次方呈反比。
用公式表达就是r13/t12=r23/t22。
由此,将哈雷彗星和地球进行比对,就很容易得知哈雷彗星的轨道半长轴的长度应该是地球公转轨道的18倍。
但如果用万有引力方程,周期t=2π(a3/gm)05。
a是半周长,g是万有引力常量,m是太阳质量。
荀敬昌道:“我们先取一个常数值,把单位先屏蔽掉,万有引力常量按667,彗星半径按27,太阳质量按20,圆周率按314,得到的结果恰好是七十六点多,由此可以客观认为哈雷彗星是仅受太阳引力影响的彗星系统。”
“也就是说对于哈雷彗星的运动模型,完全符合太阳系天体运动规律。”
“接下来看看伯恩斯坦彗星。”
作为一个从奥尔特云中出发的彗星,其实本不是一个合适的检测对象。
但幸运的是,当伯恩斯坦彗星在2014年被首次发现的时候,他正在向近日点移动。
当时和太阳的距离大约是29个天文单位。
荀敬昌在数据库中将2014年的初始数据进行了查找,一边寻找,一边安排着任务:“把当伯恩斯坦彗星现在的参数进行一下测算。”
几名科研人员通过天眼锁定到了刚刚临近天王星的当伯恩斯坦彗星,然后开始进行最新的数据监测。
大概十分钟左右,两套完整的参数以对比的形式整齐的排列在荀敬昌的笔下。
紧接着,就是宛如魔术一般的计算。
根据两个点的数据,测算出一个完整的椭圆轨道不太容易。
但数学美妙的地方就是它往往可以先通过假设来进行计算,再通过不断的推演来去除假设常数。
从而得到一个金蝉脱壳般的美妙结论。
笔走游龙的计算,在半个小时之后戛然而止。
所有人更加紧张了。
他们纷纷看向荀敬昌:“荀院长,怎么样?”
荀敬昌目光看着图纸上那个较大的椭圆,然后提起笔,在旁边重新画了一个。
一头还是在奥尔特云中,另一头,则出现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
而太阳,在轨道之外。
“这是算出来的结果。”
所有人把目光聚焦在了那个新的椭圆上,然后额头的皱纹越发密集,目光越发疑惑。
这是不可能的。
按理来说,进入太阳系,被太阳引力捕捉的彗星,不可能在不经过太阳的情况下掉头。
引力弹弓的理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大多彗星的惯性动力,是由太阳引力给予的。
也就是说,一般认为当彗星经过太阳近日点之后,会受到太阳强大的引力作用改变运动方向,然后借助着强引力作用和偏转量进行加速弹射,进而远离太阳。
可每到太阳就掉头,那则意味着有一个更大引力抵消了太阳引力。
“是木星?”有科研人员猜测。
木星的引力扰动,应该是最合适的解释。
有无数彗星曾经被木星捕捉,从而成为了漂亮的木星环中的一颗灰尘。
“应该不是,”荀敬昌摇摇头:“因为按照计算出来的大概轨迹,他的核心引力源并不在柯伊伯带以内,”
荀敬昌画出来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随后在几条辅助线的帮助下,测定出了焦点的位置。
“在奥尔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