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京汝撇撇嘴:“说得简单,我看你也并非每天都吃白面和肉啊。”
接着她眼前一亮,”但国庆哥这段时间饮食确有了不少改善。”
“我都有幸品尝几餐饱饭了,嘻嘻……”
秦淮汝插话问道,”国庆,你带的这些东西也是从别处借的吧?”
“确实如此,本来不需借贷,但现在多了两张口吃饭,我就不得不考虑再次借贷了。”
江国庆承认。
听到这话,秦京汝有些担忧,”国庆哥,你是常向人借粮,甚至还有借钱的习惯?”
“是的,不止如此,我还常找他人借款……”
秦淮汝随意说道。
听见这话,江国庆的目光骤然收紧,但很快恢复平静。
秦淮汝不经意的答复,倒是引起了他的警惕。
这个女人不管是故意还是无意,提到他的缺点都显得用心不良。
但江国庆不同于何雨柱或者阿谀奉承之人,对于秦淮汝,她并没有占到多少优势。
为了更深层理解秦京汝的真正想法,他在承认秦淮汝所说的同时,有意提及:“在院子里,我总共借贷了七八百元。”
这个数目让秦京汝和秦淮汝都不禁惊愕,他们俩齐刷刷地看向江国庆,满是诧异的眼神。
在这个时代,哪怕是城里的寻常家庭,拥有一两百块也能称作是有经济实力的家庭。
在农村,辛辛苦苦挣点工分,除去基本花费,可能全年存款也就寥寥无几。
七八百元对她们俩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片刻之后,秦淮汝首先恢复冷静,她惊奇地质问:“为什么你背了这么多债务呢?”
“即使在乡下,建房、买表、买收音机也不至于让你借那么多钱,是吧?”
秦淮汝补充道。
而且她质疑:“况且你应该有固定收入,技校生转正后的工资应该也不少,与何柱子差不多了。
你除了抽烟喝酒并无不良嗜好,那这笔钱都花哪了?”
旁边的秦京汝急得坐立不安:“国庆哥,七八百,你得多长时间才能还清啊?”
恰好,秦淮汝继续道:“如果换做是农村,可能还得几十年。”
随后转向她,”那你嫁给他后呢?城市生活不一样吧?”
思考片刻,秦淮汝回答:“在城市中,同样七百元也是一笔大数字。
如果我家需要背负这笔钱,以我姐夫的工资,节省开支来还款的话,至少要将近十年的时间才能还清。”
秦京汝闻言,双眸紧缩,心中感到一片灰暗。
她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要嫁入江国庆家中,但这意味着背负巨债,想想都觉得可怕!她轻轻咬唇,茫然地转身看着江国庆,问:“国庆哥,我姐说的对吗?真的需要这么久才能还清?”
对此,江国庆点点头,赞同地回答:“没错,你姐说得大致接近了,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保守的说法。”
“如果我真的结了婚,生了孩子,花销会远远超过贾家。”
“因此,每月还十元这笔开销是否可行还不确定。”
秦京汝听完,愁容满面,嘴唇颤抖,像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
秦淮汝看了她一眼,嘴角轻挑起一抹微笑,然后对江国庆问道:
“国庆,你还未回答我的问题,那借来的钱你都怎么花掉了?”
江国庆神情从容,手指轻轻掰着,缓缓开口道:
“买收音机时向老王伯伯借了一百元。”
“前些时候我抽到了两张奖券,一个是手表,另一个是缝纫机的。”
“于是我又分别向大伯伯借了二百八十元买缝纫机,再向二伯伯那里借了上百元买了手表。”
“加起来一共是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