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还没死呢,哭什么哭?”
“都起来。”
“一个个的,不是一方诸侯就是社稷重臣,跪在地上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
“动不动就下跪,很贱的知不知道?”
见场面被帝辛镇住,商容走上前去。
“陛下,不知为何突然要设立摄政王一职?”
见商容开口,众人纷纷侧耳倾听。
“设立摄政王,并不是因为寡人身体抱恙,更不是寡人要死了。”
“而是从江山社稷的角度出发的一种考虑。”
“从三皇五帝到今天,我人族疆域越来越大。”
“我大商治下的疆域更是远超前朝。”
“这么大的疆域,这么多的黎民百姓,每天产生的政事多如牛毛。”
“军事,农业,商业,制造业,各个诸侯国的往来,等等事情,若是全靠寡人一人决策,必定有所疏漏。”
“故此,寡人需要有人来帮忙做国家的决策。”
百官第一个反应:哦,原来如此!
第二个反应:切,偷懒就直说嘛。说得如此清新脱俗,人皇不愧是人皇。
八年来,朝歌群臣对帝辛认识绝对是够够的。
还全靠他一人决策,十本奏折中有十一本是商容跟比干批阅的。
要说帝辛也不是没拿起过奏折,只不过大多时候是拿去扇风的。
当然,他们也不会傻到去反对帝辛的话,虽然帝辛平日里吊儿郎当的,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每一个重要国策都是对国家对百姓有深远影响的。
很多一开始看似荒唐的政策,在帝辛一意孤行的推行之下都给国家带来了天大的好处。
最典型的就是摘星楼的建立。
通过建立摘星楼一事,文武百官也都明白了,帝辛虽然不爱上朝,可不代表他对朝堂没有掌控力。
那是一种不顾他人死活的暴力掌控。
每当帝辛推行政策的时候,基本不是在跟文武百官商量,而是通知他们,他们只需要朝着帝辛定下的目标前行就可以了。
事实证明,这样帝辛舒服了,百官的日子也过得舒服了。
于是乎,比干直接问道:“那不知陛下想要让谁担任摄政王一职?”
天下诸侯文武百官无不伸长了耳朵,生怕错过帝辛接下来说的每一个字。
“皇叔问的好。”
“寡人既然要做,自然不可能跟以往的君王一样。”
“因此,这摄政王不止一位。”
“不止一位?”百官惊诧,议论纷纷。
“是的,不止一位。”帝辛肯定道。
“寡人的这个职位,并不是爵位而是一种官职。”
“摄政王一职,位高权重,一言一行皆可以对社稷江山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这摄政王一共一十二位。”
“按一年一十二个月,轮流主政。”
商容问道:“那不知陛下可有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