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学的不久后,安市出土了一批极具参考价值的文物。
根据考古学家认证,这应该是来自一千五百年前的大周朝。
因为出土的文物画卷很是完整,记录了不少当朝的事迹,他们这历史系有不少师生想要去参观。
云曦听说后,就把这事和宁知书说了说,两人心中了然,若不出意外,那一批文物就是宁知书让人埋藏的。
这不久前才安排的事情,再次得知,却已经跨越了千年,不由让人心底触动很深。
为此两人也跟着组织的团队,一同去参观了这揭开了绚烂历史一角的伟大发现。
当他们到了现场,宁知书看到那熟悉的封箱,恍如隔世的宿命感,袭上心头。
这时候正急缺翻译古文的人手,他和云曦商量了一下,两人便报了名。
正好逝去的宁老爷子家学渊源,他说他懂古文,上面的人也无从查证。
两人就这样领了拓印下来的一部分文字。
这里面本就有不少他的年少之作,不管是临摹的家中藏书,还是自己的见解,对宁知书来说如数家珍,熟悉的很。
云曦虽然去大周朝生活的时间短一些,但那时期的文字,她还是能看懂一部分。
两人没费多少工夫,就把领来的任务完成,考虑到完成的时间太短,引人生疑,特意隔了一天后,才上交上去。
尽管如此,还是引起了多位老教授的关注。
看到这高效率,和高精准度,老教授们惜才心起,想让他们留下在此工作。
不过这古物研究是个大工程,短时间内根本完不成。
两人婉拒了这差事,他们现在都是学生,宁知书还不是这个专业的,学校的课程耽误不得。
最后一番交流过后,两人应承下可以在假期的时候,过来当临时工。
这时候,宁知书早年前的书画提名,已经被揭晓。
有人还调侃宁知书的名字,与这大周朝的才子同名同姓,不仅有缘,还都是大才子。
被人这般当面夸奖,宁知书也有些难以为颜。
这真是自己挖的坑,笑着也要探到底。
时间一晃,四年过去。
这期间张老汉老两口在三年前离世。
郑娟也没坚持多久,在宁诗如和张咏志两口子越发不耐心的照看下,于两年前断了呼吸。
郑娟走后不久,张安泰又娶了一个媳妇。
女方之前守寡八年,进门的时候还带来了一儿一女。
那儿子只比张咏志小三岁,也到了该成亲的年纪,女儿却才只有十岁。
这寡妇这时候嫁过来,明显就为了算计张安泰给她儿子出聘金,还要给人家养闺女。
张咏志想要阻拦,奈何张安泰铁了心非娶不可。
张咏志气的扬言不给他养老,张安泰也不在乎,继子也是儿子,有一个孝顺就行了。
老大家的父子两个闹得僵硬,这事还找了张正阳来说和。
两家自从老两口离世后,就没再来往,张咏志就算找上了他们家,张正阳也没管。
也是从那以后,两家彻底断交。